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踏上新征程,勤俭节约精神有哪些时代内涵,如何让勤俭节约精神闪耀光芒,对每一个人提出了新的要求。
◆ 能省则省
年轻人青睐“新节俭主义”
“勤俭节约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当代年轻人追捧的社会风尚。”家住合肥蜀山区的软件工程师鹿冬冬说。刚工作两年,鹿冬冬的银行账户上存款金额可观,这得益于他在日常生活中“勤俭持家”。洗脸水用来冲厕所、单车骑行代替汽车出行、去超市自带环保袋、使用优惠券请客、看电影用积分、自己做饭实惠又健康……这些生活细节并非鹿冬冬独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节俭的队伍中。
节俭就是抠门吗?正在安徽中医药大学读研究生的张雅婷并不这么认为。“节俭不光为了省钱,更是用环保的理念去生活。”张雅婷说。刚上研究生时,她的不少教材和书籍都购自二手平台,除了市面上的二手网站,她和学长学姐在学生群、宿管群里都有交易。“不仅是因为价格便宜,一些书上还有之前用过的同学画好的重点,更重要的是环保!”
大四学生张美琪自称是“抠门一族”,一直有使用记账软件的习惯,每天记录着自己的收入和支出,每月都有自己的“财务报表”。“以前一个月要花4000元,现在克制了不必要的消费冲动后,一个月只要花1500元,存钱的快乐取代了消费带来的快感。”张美琪说。她告诉笔者,省钱不代表吃苦,而是一种不再盲目消费的生活方式,带来完全忠实于自己感受的“自由”。
勤俭节约既是老传统,又成为新风尚。据相关媒体调查显示:64.61%的大学生有过“薅羊毛”的经历,45.17%的大学生会主动寻找“薅羊毛”的方式。“能省则省”已经成为了当代青年人消费观突出的特点,青年大学生成为新节俭主义的主体力量。
勤俭节约不是一种无奈选择,不是一种被动应付,而是对文明的体认,对进步的向往。
“新节俭主义并非物质短缺时的被动节俭,而是物资丰足后的主动节俭,不再体现为物资短缺与人们生存需求的矛盾,成为物质相对丰富与人们美好生活需求的辩证融合。”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实验中心副主任毕兰凤说。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以新节俭主义引领青年消费新风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 生活富裕
为什么还要勤俭节约
勤俭节约往往让人联想到物资匮乏,在物资相对丰足的今天,为什么还要勤俭节约呢?
“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多么富裕,勤俭节约的美德都不能丢。”“中国好人”、淮北矿业集团杨庄煤矿退休工人李传代说。他在工作岗位上三十五年如一日,“斤斤计较”地捡拾井下遗漏的小零件,回收了近3000公斤用于生产,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勤俭节约的美德。在日常生活中,他总是“随手关灯,饭吃干净”,珍惜每一度电、每一粒粮食。
有人勤俭节约,也有人铺张浪费。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很多人生活富了、腰包鼓了,消费观也出现了偏差。红白喜事大操大办、请客吃饭“面子消费”、宁多毋少“炫耀消费”、不选对的专挑贵的、炫耀财富夸饰身份……浪费和奢侈之风在一些地方和领域有所滋长,餐饮浪费现象尤为严重,对公共资源造成了极大浪费。
“铺张浪费看似是个人的小事,实则是关系国家发展、社会文明的大事。”李传代说。在他看来,钱是个人的,但资源是全社会的。勤俭节约不仅是个人和家庭积累财富的关键,更体现了对共同家园的守护。地球资源的逐渐匮乏,气候变暖、电力短缺、粮食危机……这些现状表明,个人选择不可能建立于无节制的资源消耗之上,一切物力都需要靠勤俭节约来保证其可持续性。
据了解,自去年4月反食品浪费法颁布实施以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已不再仅仅是倡导和号召,而是从道德倡议上升为法律规范,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深刻影响。“反食品浪费法的颁布实施,用法律杜绝‘舌尖上的浪费’,为全社会确立了餐饮消费和日常食品消费的基本行为准则。”北京中银(合肥)律师事务所孔华说。
勤俭节约是内化于心的生活方式,更是现代社会的文明标志。“勤俭节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折射社会发展的价值标准和文明程度,要让勤俭节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做新时代文明新风的传播者、践行者。”省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说。奋进新征程上,勤俭节约在新的历史使命下重新焕发力量,成为千万群众心中的文明追求。
◆ 全民行动
勤俭节约没有休止符
“我们两个人吃火锅,所点的都是‘半份菜’,这样既能多品尝种类又能避免浪费,价格还划算、性价比挺高。”宣城市民胡可芳表示,越来越多餐厅推出“小份菜”“半份菜”、主动提供打包服务等,在宣城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文明用餐理念蔚然成风。
每一粒粮食都值得被珍惜。合肥市万慈小学创新开设“食育3+3”德育课程,通过餐前、餐时、餐后三个时段,学校、家庭、社会三个维度,贯穿科学饮食、文明礼仪、安全防控等领域,以小见大,以细节为抓手,从小培养万慈学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育要从娃娃开始抓起,行动是对节俭最好的践行。我们常把勤俭节约纳入日常教育中,教育学生节约用水、用电、用纸,珍惜粮食等,让勤俭节约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田上生根发芽。”万慈小学校长王玲玲说。
勤俭节约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员干部要带头勤俭节约,引领节俭社会风尚。工作上要树立低碳环保理念,降低办公能耗,节约办公用品;生活中要以身作则,自觉抵制浪费粮食、坚决杜绝“餐桌上的铺张”,以实际行动践行勤俭节约好家风,真正做到“勤俭”成为家庭生活的常态。
“勤俭节约是一种生活方式,不仅仅体现在餐桌上,而是贯穿于我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融入到每个人的生活细节中。”合肥市民王雷鸣说。平时外出时,他会积极践行“135”出行方案,即坚持1公里内步行,3公里以内骑自行车,5公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低碳出行方式。公共交通出行、闲置旧物捐赠、参与垃圾分类、降低办公能耗……越来越多的群众加入到低碳节俭的队伍中,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源头减少消耗,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勤俭节约没有休止符,全民节约意识不断增强,全社会正在积极行动起来,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久久为功、聚沙成塔,让勤俭节约、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踏上新征程,把勤俭节约理念落实到生活点滴,既是社会文明的新刻度,也是传统美德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