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承诺守终身
——记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廖良开
徐志华

 

    到今年,廖良开已经替烈士战友向父母亲尽孝24年了。因为一个承诺,为了一声“爸妈”,廖良开坚守了24年。2017年,廖良开荣登“中国好人榜”,2018年他被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授予全国十大“诚信之星”称号,2019年9月,他又荣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如今,在四川省双流棠湖中学海军青少年航空实验班担任教官的他,努力将曾在部队学到的优良传统传递给下一代海空骄子,为国防教育贡献力量,为国防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跨越3000公里的亲情

    10月4日恰逢重阳节,当天一大早廖良开就给远在吉林的“父亲”刘银智打去了视频电话。在视频里,廖良开见“父亲”咳嗽了几声,连忙嘱托“父亲”天气渐凉注意防寒保暖,一定不要舍不得花钱。

    这个季节的吉林已比较寒冷,几天前廖良开就叮嘱“父亲”注意防寒保暖。当天恰逢重阳节,廖良开再次嘘寒问暖,提醒老人家。同时,廖良开想到几天后就是“父亲”的生日,于是在当天为“父亲”送去生日祝福的同时,还送上生日红包,让老人开心。

    其实,远在吉林的“父亲”,并非廖良开的亲生父亲。原来,1997年,和廖良开同期入伍、亲如兄弟的战友刘继强为救掉进大海里的群众,献出年仅19岁的生命。战友牺牲后,廖良开主动替战友承担起赡养父母的责任。

    为了一句承诺,20多年来,廖良开从成都到吉林往返15万余公里。2017年7月,吉林的“母亲”梁桂茹因病过世。得知噩耗的廖良开,辗转10个小时,穿越数千公里,赶到吉林,送“母亲”最后一程。在“母亲”遗体火化那天,廖良开召集了许多当年的战友,一起替刘继强送别“母亲”。

    “母亲”粱桂茹去世后,廖良开也曾多次劝说“父亲”搬到成都,一家人住在一起,但“父亲”婉拒了他的好意。廖良开就通过成都、吉林两头跑和增加日常问候频率的方式关心“父亲”,照顾“父亲”。

    哪里需要哪里就是战场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在重庆开州老家过年的廖良开,将自费购买的口罩、酒精和消毒药水等防疫物资中的大部分捐献出来,自己还发动亲朋好友当志愿者,在家里一起做好早餐送到各个疫情防控点,支持抗疫。

    廖良开告诉笔者,他既是一名退役军人,又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危急关头就要冲锋在前,保护人民群众的安全。

    今年8月底,成都出现本地疫情,廖良开就地转化为志愿者,除了协助医护人员进行核酸检测,还参与入户排查、派送物资、卡点值守,处理居民的各种急难问题。那时,他每天的运动步数都在3万步以上。

    其他区域的疫情逐渐控制住了,自己居住的小区收到了封控通知。“9月3日凌晨两点多,我被一阵电话铃声吵醒。原来是通知我们居住的小区因为疫情必须立即封控。”廖良开说,一个3万人的小区,如果疫情外溢,后果不堪设想。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廖良开一边穿衣服,一边联系并发动志愿者组建应急队伍。两个小时,一支380多名志愿者的队伍就完成组建。

    在小区封控期间,廖良开牵头组织成立的应急队伍每天为居民配送物资20多吨。抗疫期间,廖良开走到哪里,哪里就是他的阵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退役军人,他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退伍不褪色,有力地支持了疫情防控工作。

   投身教育传承爱国精神

    现任四川省双流棠湖中学海军青少年航空实验班教官的廖良开,经常给同学们讲述经典红色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这是我的重要职责。我经常给同学们讲革命先烈慷慨赴义、为国捐躯的红色故事,增强他们的政治使命感和国防意识。‘海航班’的同学都是万里挑一,只有始终牢记党和人民的期望与重托,才能真正担负起强国强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廖良开说。

    不仅如此,为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廖良开经常到全国各地开展国防教育宣传活动。

    2020年11月,廖良开到开州区赵家街道开展国防教育宣传活动。2021年5月,廖良开又到开州区汉丰街道和文峰街道开展国防教育宣传活动……截至目前,廖良开在四川、吉林、辽宁、河北等地已开展国防教育宣传活动400多场。

    廖良开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他更明白要不断努力提升自己、帮助别人、服务社会才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人。不管前方路有多远,他说他会始终不忘初心,牢记承诺,永葆军人本色,争做爱国拥军的带头人。

 

当前:1版(2022年11月14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