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一座城 幸福千万家
——四川省汶川县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侧记
汶川文

 

    近年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文明城市创建作为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路径,走出了一条温暖人心的新时代文明创建之路。

    突出全员参与,让人民群众的认同感越来越强。文明城市创建是系统工程,汶川始终坚持高点起步、高位推动,注重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统筹谋划“一盘棋”布局。将文明城市创建作为“一把手”工程,系统谋划和制定创建规划,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创建工程。将省级文明城市创建纳入汶川县“十四五”规划,纳入汶川县“一区两地六示范”项目库,在机制和经费上予以保障。实行多维度的跟踪问责监督,采取目标绩效化管理,工作成果以绩效考核等次兑现工作质量,充分体现了创建工作的正向激励。责任落实“一竿子”到底。对标对表文明城市创建测评体系,层层分解指标、逐级压实责任,县、镇、村(社区)三级联动、全域推进。各级党委、政府班子成员带头深入一线,全县7个镇、73个部门,137个网格实行定人、定时、定岗、定责、定标准管理,推动创建任务有效落实。全民参与“一张网”覆盖。建立完善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充分发挥“无忧时间银行”微信小程序平台作用,实现民意一键通达、活动一键参与,线上线下一体联动。建强用好“1+7+83+N”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发动26支“无忧志愿”服务大队、338支志愿服务小分队、1.45万名志愿者,带动全县干部群众踊跃参与,以共创“无忧志愿者之城”的美好愿景推动文明城市创建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和自愿追求。

    突出问题导向,让城市面貌发生深刻变化。汶川县紧盯薄弱环节,加大整治力度,城市形象显著提升。依法治乱,为城市形象“换装”。深入开展拆违拆临、杆线入地、户外广告等专项整治,出台《汶川县店招店牌管理暂行办法》。规范提升户外宣传载体450个,清理破损宣传标语3000余处,县内主干道每隔20米刊登1幅公益广告,街道每隔50米刊登1幅公益广告,让市民随时随地可以看见文明公益广告。对老小区、背街小巷墙面进行改造提升,打造汶川历史文化墙,让乡愁融入城市文化和形象建设中,市容市貌焕然一新。强力治脏,为城市街道“洗脸”。全力推进公共厕所上档升级,为适应不同人群的如厕需求,科学布局点位,造型设计独特,与周边景观融为一体,增设第三卫生间,方便残疾人和儿童等特殊人群使用,共建成17个公共厕所。为流动摊贩“安家”,划分定点临时销售区18处,保障农民农产品销售有场所。强力治堵,为城市道路“通脉”。实施交通秩序治理工程,查处机动车乱停乱放违法停放168起,劝导非机动车佩戴头盔233人次。全年共清理制止占道经营行为700余处,实施文明劝导志愿服务行动,县文明办为全县机关干部和志愿者派单,在主要交通路口、广场等人口集中地方开展文明劝导230余次。发挥媒体监督作用,开展不文明行为曝光30期,整治问题580个。

    突出精神引领,让人民群众精神面貌更加向上向善。深入实施“孝善和俭”“文明四风”建设、感恩情怀培育工程,开展“家国爱”系列主题活动,提炼出“汶川哥哥”“汶川方舱”“无忧志愿”三种精神,注重对汶川人民共同价值追求的宣传与推广,用身边好人教育引领身边的人,在全社会形成了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风尚。近几年产生了“中国好人”“四川好人”“感动阿坝年度人物”等先进典型25名,建立汶川好人库,选树各行各业先进典型1052个。以“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为契机,利用春节、清明节、国庆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全社会形成感恩党、感恩祖国、感恩手足之情的浓厚氛围。依托全县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举办常态化法治宣传、政策宣讲、文明礼仪教育等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融入人民群众的思想和行动中去。

    突出民生导向,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越来越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普惠共享发展成果,把千家万户的美好愿景变成幸福安康的生活实景。厚植大健康理念,在全国率先发布“熊猫指数”,居民健康状况综合得分90.79分、居民总体幸福感得分92.6分;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新(迁)建幼儿园3所、改(扩)建学校8所,“南部学区”教育联盟和“北部学区”教育学会相继成立,汶川中学成功创建全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特困人员救助保障率达100%,被确定为省级“开放量服”试点县;全力打好“交通大会战”,对外实现四向拓展、对内实现四季畅通。完成G213灾后恢复重建,G317改线工程、都四轨道项目开工建设,汶马高速(汶川段)建成通车,在全州率先实现建制村通达通畅率100%。

    未来,汶川县将以更加扎实的创建举措、卓有成效的创建成果,将汶川建设成为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

 

当前:3版(2022年11月14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