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省兴义市全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建设,统筹调配市级“五大平台”和“2+14+N”志愿服务队,在盘活阵地资源上下功夫,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发挥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作用。
加强文明实践场所建设,统筹调配文明实践活动。提档升级全市各乡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场所建设,根据实际,在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中融合农家书屋、多功能会议室、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功能,设置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室”“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科技科普室”等服务群众的活动阵地,实现“一个场所,多个主体多种使用”。在辖区内各公共服务区域、群众聚集区、窗口单位等广泛设置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依托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网格化包保工作,构筑“全市覆盖、群众便利”的文明实践阵地网络。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统筹全市文明实践活动,各文明实践所、站、点、活动阵地广泛开展活动的模式,让文明实践场所成为联结群众心声的桥梁、收集群众需求的窗口、服务群众生活的阵地。2022年以来,开展宣传文化52场次、党员教育55场次、市民教育57场次、科学普及121场次、普法教育115场次,涉及活动受众30余万人次。
加强文明实践资源整合,盘点激活文明实践阵地。进一步丰富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形式和内容,打通封闭资源、激活闲置资源,着眼于阵地共建、活动共联、队伍共育,打破各类阵地资源自成一体、封闭运行状态。整合全市现有的图书馆、全民健身中心、文化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发哈村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烈士陵园、体育中心、书店等文体服务资源,市委党校、融媒体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及部分全国文明村、中小学校、培训机构等阵地服务资源,挂牌成立第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充分发挥各项阵地资源优势,形成固定的实践场所,突出文明实践功能,打造文明实践综合体,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加强文明实践队伍建设,充实建强文明实践主体。统筹调配市级“五大平台”和“2+14+N”支直属志愿服务队伍,打破部门壁垒,按照服务类别,统筹建立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健身体育服务五大平台,推进建设教育、医疗两个系统志愿服务队伍和理论政策宣讲、社会治安、文明交通、文化文艺服务、文明旅游、助学支教、医疗健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学普及、法律服务、卫生环保、扶贫帮困、智慧助老、乡村振兴14支直属队伍,孵育N支贴近群众的志愿服务队伍。“五大平台”和“2+14+N”支直属志愿服务队伍分别由市级职能部门牵头运营,若干责任部门配合,将全市各部门的服务阵地、线上宣传平台等纳入文明实践阵地,着力完善内容服务和供给体系,建立文明实践服务“总菜单”,不断孵化优秀志愿服务队伍和志愿服务项目,加大优质内容提供力度,满足广大市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截至目前,兴义市建设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3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9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500余个、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15个,孵化“乐种子”“鞋盒礼物”“理响兴义”“周末志愿红”等100余个志愿服务项目,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2万余场次,参与志愿者超19.1万人次,累计服务时数170余万小时,在理论政策宣传、关心关爱特殊群体、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卫生环保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