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综述
今年以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积极探索文明实践新路径,紧紧围绕群众需求,以理论宣讲、文化服务、志愿帮扶、典型培树为抓手,通过聚合资源、搭建平台、优化服务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坚持常态化推进、精细化管理、亲民化服务,让文明实践“沁”入市民生活,美德润城“养”出城市文明风韵。
注重结合实际、扩大影响,高效推进文明实践阵地建设
建好文明实践阵地,才能让文明实践活动生根发芽。
德令哈市充分发挥特色文化资源优势,着眼阵地共建、活动共联、队伍共育,按照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机制的“五有”标准,依托乡镇、街道,村(社区)党员活动中心、农(牧)家书屋、村史馆等现有阵地资源,全力完善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等各类平台。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7+60+N”模式,丰富文明实践宣传、教育、服务群众功能。目前,全市有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6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覆盖率达到100%),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打造市级理论政策宣讲、文化建设、乡村振兴、生态保护、法律维权、科普助农、教育培训、医疗保健、关爱行动、文明交通、应急救援等11支专业志愿服务队,吸纳辖区党员、群众、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各类志愿者6500余人,开展志愿服务350余次。
注重加强管理、提质升级,夯实基层基础深化文明创建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六进”和深化“五大创建”为着力点,把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为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有力抓手,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文明和谐、宜居宜业抓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创建,突出培育职业精神、树立行业新风,狠抓文明单位创建,聚焦涵育家庭美德、弘扬优良家风抓文明家庭创建,聚焦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抓文明校园创建。
始终坚持“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思路,把培树道德典型作为引领社会风尚的重要载体,以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家庭、“五星级文明户”评选为载体,组织开展德令哈市道德模范、五星文明户、新时代好少年等先进典型评选表彰和学习宣传活动。截至目前,累计创评“五星级文明户”16976户,创建率达62%。近年来,评选表彰各类道德典型,10人荣获“首届德令哈市道德模范”称号。
不断创新实践形式,突出“讲、评、帮、乐、庆”五种途径,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深化拓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在全市开展“文艺+理论”宣讲系列活动,通过说、讲、唱、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精心编排,用身边的新变化表现群众的幸福生活,以真实发生的小故事讲述家国大道理。
注重宣传贯彻、凝聚共识,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
为了让党的二十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德令哈市充分发挥“巴音河畔”理论宣讲队优势,宣讲员们用群众听得懂、容易领会的方式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向党员群众讲清楚、讲透彻。
通过“理论+文艺”的宣讲形式,立足地方和民族特色,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于文艺作品中,让群众既能看到快板、地方小调、三句半、民间曲艺等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又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受到理论教育,通过文艺节目把“大道理”转化为“大白话”。
发挥“德令哈发布”微信公众号、视频号,“金色德令哈”“文明德令哈”抖音号等新媒体阵地作用,开设“学习二十大 金句我来读”“二十大时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快问快答”“二十大金句微宣讲”等专栏,录制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三语”(普通话、青海方言、蒙古语)音频节目,通过城市应急广播和农牧区“大喇叭”循环播放,确保党的二十大声音传遍街头巷角,传进农牧区“寻常百姓家”,持续推送党的二十大精神解读阐释文章和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情况,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德令哈落地生根。
注重探索创新、激发活力,全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圈
倾力打造融宣传展示、互动互通、管理调度于一体的“文明德令哈”线上平台,在平台开设“资讯动态”专栏及时刊载最新文明创建动态,全市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在平台注册“志愿者”或“志愿服务队”。同时,利用平台打造“群众点单”“中心派单”“组织接单”“群众评单”四单模式新格局,高效完成供需服务的掌上运行、指尖传递、无缝对接,让广大群众全面参与到文明实践活动中来。此外,在融媒体中心“大美德令哈”APP开设文明实践专栏,让基层的好声音好故事“上得来”,让党的声音“下得去”,实现融媒体中心与文明实践活动线上线下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