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兴村孩子幸福的笑脸
农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
苏建丽是全国文明村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新华路街道农兴村小郭组的组长,一场大风,把村里已经嫁接好的桂花枝条吹断了两枝,摸了摸残枝,苏建丽很心疼,毕竟这些都是作为组长的他带领着几个村民志愿者一起嫁接的。
村里路边成排的女贞树每年都会掉落很多黑色的果实,据说果浆对车漆还有腐蚀性,所以村民们都不愿把自家的小汽车停在树下。作为小郭组的组长,一直想把村里建设得更美一些。说干就干,苏建丽带着几个村民给五棵女贞做了嫁接实验,“我大哥有果园,技术耳濡目染都学会了。”把桂花枝条插入女贞老桩的皮下,薄膜包裹,枝条依靠细胞分裂的黏液生长,两个月后,成活的芽子长到两公分,薄膜就能撕掉了。
因为五棵女贞树成功的嫁接实验,第二年苏建丽就给村里的68棵女贞树也做了“换头手术”。如今四年过去了,不出意外的话,这些嫁接在女贞树上的桂花秋季就能绽放了,苏建丽不止一次想象过,到时候满村子桂花飘香,大伙儿一定也是津津乐道。
因为前一天的雨水,10月13日,阎良的天空显得格外湛蓝。团团白云的点缀下,农兴村整齐的二层红瓦白墙的小洋楼掩映在绿树间,颇具油画的写意风格。
村里的小洋楼是18年前城中村改造的时候建设的,那时候农兴村就是个美丽的村子。为了让村子更好,苏建丽任职组长后第一个愿望就是修路,在原基础上改造、翻修,让人居环境更宜人。
组里的路原来有点窄,且没有路肩,两旁的植被繁茂到有点失控,沿路盛开的黄花虽然好看,但也影响村民通行。“没有路肩的路是不完整的路”苏建丽的修路计划得到了村民的鼎力支持。
苏建丽说,修路的钱除了村里集体经济的收益,大多数都是村民们自己集资的,在村民们的观念里,世世代代都在这里,他们能做的就是用双手把村容村貌改造得更好。
四条街道,每条两百米长,九米宽,主路已经修完,铺设的是彩砖,中间放置休闲连椅,并安置监控。苏建丽说:“路肩大概就像路的一身好衣服,你看这条路美观多啦。”
张文(化名)是小郭组的村民,丈夫去世后,面对公婆患病在床,两个孩子还在上学的困境,她都硬扛着,从来不会掉眼泪。唯独村主任把厚厚的一沓村民的捐款送来的时候,这个坚强的女人掉下了眼泪。
“大家都是一个村的,彼此很了解,有什么事都是互相帮助。”农兴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刘艳娥说,农兴村的7个组3年前还成立了一支志愿服务队,成员里最小的18岁,最大的70岁,其中60余人都是本村的村民。
疫情防控,关爱帮扶,卫生整治……7个组就是7个志愿服务的分队。富裕起来的村民们一直也想为村里做点事,只是苦于没有一个组织,也没人带领,于是村上和大伙儿一合计,就成立了这支志愿服务队。
“村子就是一个大家庭。”刘艳娥说,很多点滴的事情,都会让村民觉得温暖。
占地139亩的飞行员培训项目,今年的征拆就涉及北朱、牌楼两个组的216户村民。在街道办通知后,村民们也很配合,“支持航空事业,农兴20多年来一直都是这样的。”刘艳娥想起以前的机场建设,父辈们就是大力支持毫无怨言。
年纪大的祖辈们一直在农兴村生活,这种伴着飞机的“乡愁”,让他们对村子的感情很深。“对生活虽然有影响,但大家都明白,航空强,国家才会强,小家才能强。”刘艳娥看了下窗外,有时候村民们越是理解,越让她感慨良多。
近些年来,年轻人大多去外面创业,对于剩余的50余岁劳动力,村里还专门成立了物业公司。刘艳娥说等时机成熟了,除了自己村里的安置楼,他们也会承接外面的业务。
小洋楼、水电暖、天然气全部到位,现在的农兴村和城里的生活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刘艳娥说,“农兴村的生活会越来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