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坚持狠抓党建促进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积极探索“邻聚礼”网格化党建模式,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靶向发力,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创新社区治理服务模式,着力通过提高网格党组织凝聚力,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最终构建邻里互助、文明有礼的睦邻社会。
突出党建引领
健全社区网格治理体系
达川区共有4个街道、28个城市社区,城区面积43.7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5.8万人,“三无”小区436个,占74.9%。为了更好推进城市基层治理、加快城市更新进程,在市委组织部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下,达川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城市社区网格化治理的新路径。
达川区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突出党建引领筑牢基层治理“桥头堡”,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组织”的三级组织架构。按照“全域覆盖、分类划分、规模适度、便于管理、动态调整”的原则,科学调整优化28个城市社区为287个“微网格”。通过单建或联建等方式,在网格上建立208个功能型党组织,全面推行网格长、网格党组织书记“一肩挑”。优先从党员物业企业负责人中选拔党组织委员,并积极吸纳网格内党员、居民小组长、楼栋长、热心群众及社会力量等进入网格党组织,着力夯实网格化治理工作的“主心骨”。从而实现支部建设在网格上、问题解决在网格中的目标,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米”。
同时,达川区注重网格组织架构的延伸,日常状态执行“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组织”的三级组织架构;应急状态实行“1+2”扁平化管理,由区级联系领导直接调度社区党委、网格党组织两支力量,真正让“网格吹哨、干部报到”成为常态。
构建好社区网格治理体系后,如何提升社区网格化管理水平?达川区从全区卸任干部中择优选派208名网格长,按照“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方式实行全脱产“包网”,并依托“双报到”“结对联创”等,97个区级部门(单位)下沉“包网联格”,同步将1.5万余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编入社区网格。同时,按照“就近就地”“一格一员”的原则,集中增配城市社区网格员95名,在网格党组织的统筹领导下参与或开展社区治理工作。
明确两项任务
破解社区网格治理难题
达川区在探索中明确了社区网格治理的两项任务。首先是分类定岗明责,编制《达川区党建引领城市社区网格化治理工作手册》,分类明确点位长、街道党工委书记、社区党组织书记、网格长、入网机关干部(志愿者)等9类社区治理主体的职能职责,协同做好群众意见诉求收集、重点人员走访慰问、政策法规宣传、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确保“人在网中走、事在网中办”;其次是紧盯重点攻坚,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疫情防控、应急体系建设等重点工作,梳理制定年度“10件大事”任务清单,逐项细化目标、内容、举措和进度,并全面统筹网格内多元力量、包联网格区级部门,依托联席会议机制协商共治,切实推动资源在网格集聚、难题在网格破解。
同时,达川区注重引导社区群众自治,加强与组织、住建、民政等部门协调联动,持续拓展网格内共享工具屋、公众活动中心等共享空间56处,引入社会组织、成熟物业企业23家,指导群众组建兴趣社团、能人帮帮团等“微组织”80余个,成立业委会和自管委12个,并因地制宜修订完善居民公约、小区规约,引导社区居民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真正实现组织起来、共享起来、文明起来。
强化三项保障
推进社区治理长效机制
在解决了组织架构、网格优化、人员配备及目标任务等问题后,达川区又决定着力解决网格化治理“长效化”的问题。首先是加强资金保障。坚持把城市社区网格化治理工作运行经费纳入区级财政大盘统筹考虑,每年新增预算570余万元,给予各网格党组织2万元的经费补助,并对网格长实施差异化考核补助,同时投入15.7万元保障增配网格员的工资待遇,切实推动每个网格“有钱办事、有序运转”;其次是强化“阵地”保障。全面推行“一室多站”模式,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立网格工作室28个,规范亮出组织架构图、网格分布图、治理职责图、工作流程图和社区年度任务清单“四图一单”,同步整合小区物业办公室、小区活动室或社区闲置资源,打造网格工作站208个,充分搭建起网格议事协商、活动开展等平台;再次是强化机制保障。从全区集中抽调精干力量组建网格化治理工作专班,常态联动区纪委监委、区“四心”办、区委目标绩效办开展工作督导,着力构建“周暗访、月通报、半年调度、年终考评”全链条监督推进机制,将督导通报结果与网格长职级晋升、年度考核有机挂钩,定期表扬一批优秀网格长,全面压实治理责任、激发治理热情。
截至目前,达川区全区208名网格长和1.5万余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已相继“入网进格”,先后协助社区摸排城区居住人员信息7.5万余条,收集群众意见诉求1120余条,排查化解群众矛盾纠纷150余起,帮助解决社区治理难题104个,各个城市社区网格化治理运行已全面步入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