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深“蓄水池” 引入“活源泉”
——博罗县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保障工作常态可持续开展
广文

        

    近段时间以来,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音乐家协会的志愿者们脚步欢快,他们又开始了“一村一歌”的创作采风。在石坝镇象岭村,一首反映象岭人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阔步前进的村歌《薪火象岭》正在创作过程中。如今,博罗县近200个村庄已有了自己的村歌。这些村歌并不“高大上”,但其浓浓的“乡土味”深受村民们喜爱。

    “一村一歌”是博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保障和扶持的众多文明实践项目之一。近年来,博罗探索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在实现志愿活动项目化运作的同时,挖深新时代文明实践“蓄水池”,引入“活源泉”,一改以往宣传思想工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局面,为常态化可持续开展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

    “卤水点豆腐”打造一批品牌

    从2021年初开展至今,“一村一歌”项目已经成为博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

    博罗县音乐家协会主席李雷形象地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比喻为“卤水点豆腐”。他认为这一基金不仅为参与村歌创作、教唱工作的志愿者们提供了一定的交通食宿补贴,更重要的是为广大参与这项工作的志愿者们提供了持续推动工作的底气。党的思想理论传播到田间地头、深入到百姓中间,变为歌词,化作旋律,点出了香喷喷的“卤水豆腐”。

    “卤水点豆腐”的过程,李雷至今历历在目。

    在石坝镇乌坭湖村,为了创作这个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的村歌《凤鸣乌坭湖》,他和团队走访该村特色产业三黄鸡企业、深入田间感受新时代农村变化,最终歌曲视频荣获全省“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微视频大赛二等奖。

    在柏塘镇坳头村,他和团队先后深入村中采风十余次,三易其稿,反复打磨,最终创作了村歌《自在坳头》,成为惠州市入围2022年全国村歌大赛总决赛的唯一作品。

    在高铁小镇麻陂镇,采风小组下深山寻大瀑布、访溪流看龙虾花、入百姓家看肉丸制作,最终创作完成了镇歌《我们的梦想》。

    乡风要文明,文化来助力。据悉,博罗县文联志愿服务组织利用20万元扶持基金,除“一村一歌”外,还组织“一村一史”“一村一诗”“一村一景”采编,目前收集整理村史275份、村诗4000首,收集并拍摄村景作品3000幅。

    “在文明实践基金的帮助下,我们力争两年内为全县的每个村都创作一首村歌,并打造村歌创演经典品牌。”李雷说。

    “精准滴灌”孵化更多项目

    2019年7月以来,博罗在全省率先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目前,和“一村一歌”一样获得博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扶持的项目已经达到了202个。博罗人将它们提炼为“七字”系列:“红字”系列致力于思想理论传播、“博字”系列致力于传播社会关爱、“农字”系列旨在促进乡村振兴、“绿字”系列为美丽家园建设鼓劲、“健字”系列致力于打造健康文明城乡环境、“青字”系列为青少年成长成才助力、“湾字”系列则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合作。

    基金主要用于支持培育专业化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等项目,推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孵化实现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提升。

    自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博罗在全国率先创造性设计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在基金的扶持下,持续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公益创投大赛,为全县文明实践活动提供有力保障,并孵化出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志愿服务项目。

    “文明实践基金就是一个很好的抓手。通过市场化的管理理念,用基金孵化培育出更多有活力、接地气的项目,拓宽覆盖面,提高文明实践的知晓率、参与度和满意度。”博罗县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文明实践基金的注入,为新思想传播提供了坚实有力的阵地平台支撑和人才队伍保障,开展“宣传教育群众、关心服务群众”的工作更有底气、更有活力。

    目前,通过文明实践基金的撬动,县镇村全覆盖的“中心、所、站、基地、点、户”六级阵地不断拓展。截至目前,博罗县已建成实践中心1个、实践所35个、实践站584个,实现文明实践阵地高质量全覆盖。

    “从项目申请到资金拨付,整个流程最快可于一周内完成,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实现高效便捷。”博罗县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县实施高效的公益创投流程管理,在创投过程中加强登记注册、制度建设、项目策划、项目申报、项目路演等系统性业务培训和督导,促进队伍组织快速成长和提升,以实现志愿服务项目的精准培育。

    深入浅出讲理论、抚今追昔说变化、潜移默化聚人心,党的二十大精神正在博罗大地落地生根。


 

当前:B1版(2022年12月07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