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乡风文明 助力乡村振兴
广西贵港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黄锦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风文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也是乡村建设的灵魂。现在农村依然是精神文化的洼地,要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加精神文化产品供给,要解决好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等突出问题,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加强思想引领,让乡风正起来。乡风文明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在人的头脑中搞建设,也就是要加强思想引领。一要用党的理论和政策去引领。要开展党的理论和形势政策教育,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解读党的“三农”工作理论和农民关心的惠农政策、农村社会保障等问题,引导农民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二要用科学和法治的力量去引领。要弘扬科学精神,加强法治教育,破除封建守旧思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大力营造崇德向善和学法守法的社会氛围,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社会风尚。三要用乡贤文化和家训家教去引领。乡贤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扎根于中国家乡的母土文化。要充分发挥地方贤达在乡村社会建设、风习教化、乡里公共事务中的推动作用,用嘉言懿行垂范乡里,涵育文明乡风。要深入挖掘家训家教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扬其正面引导、教化育人作用。

    注重文化建设,让乡风美起来。乡风文明建设本质上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目的是为了满足农民精神需求。建设乡风文明,必须坚持“硬件”“软件”两手抓。一要抓文化阵地建设长效化。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等阵地,在农村公园、广场、外墙等显眼位置,建设文化长廊、张贴善行义举榜、展播好人故事等,在潜移默化中浸润村民心灵。保护好古镇、古村落、古民居等历史风貌,传承和发展民间文化。二要抓宣传教育活动常态化。用好各类传统节日,组织开展各类民俗文化活动,让节日更富人文情怀、让农村更具情感寄托。利用大喇叭、宣传车等农民听得懂、能理解、用得上的方式,宣传推进移风易俗的典型事迹和鲜活经验,引导农民群众自觉弘扬社会新风。三要抓乡风文明创建品牌化。广泛调动党员、青年、巾帼等新时代文明实践社会力量,围绕乡村振兴、文明风尚、惠民服务等主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培育“小乡大爱”“乡村有礼”“荷你乡约”等精神文明品牌和“千村万户亮家风”“乡里乡亲讲礼仪”等活动品牌,让乡村建设留得住乡情、记得住乡愁,让文明乡风“飞入寻常百姓家”。

    聚焦制度完善,让乡风淳起来。制度最能管根本、管长远,建设文明乡风必须加强制度保障、实施有效管理。一要建立健全“一约四会”制度。要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在加强基层治理、破除陈规陋习、推动移风易俗方面的积极作用,大力推进“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建设,使农民群众内心有尺度、行为有准则。二要建立健全先进典型选树培育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注意总结典型,及时起示范推动作用”。选树身边榜样,表彰先进典型,努力营造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的浓厚氛围。每年结合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好媳妇、好公婆、好邻居、好妯娌等身边好人评选活动,大力表彰农村凡人善举,示范引领群众见贤思齐、崇德向善。三要建立健全考核管治机制。将乡风文明创建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考核、纳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考核、纳入基层党风廉政考核、纳入基层治理模式考核、纳入评先树模考核,使乡风文明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依法依纪狠刹“大操大办”“打牌赌博”等不正之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争做移风易俗的倡导者、社情民意的建言者、文明新风的推动者,让新观念、新规则入耳入脑入心,带动村风民风向上向善。

 

当前:B1版(2022年12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