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新风扑面来 春风化雨润心田
——北京市大兴区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综述
王犇  徐晟轩

 

 

 

 

 

 

  

   漫步北京市大兴区,如诗如画的美景,伴随着扑面而来的文明新风,处处生机勃勃。

    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2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58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7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实现全区100%全域覆盖,一连串的数字见证着三年来大兴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

    自2019年以来,大兴区紧紧围绕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工作总要求,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与建设首都新国门相融合,与“十四五”时期重点任务相融合,聚焦铸魂育人,坚持守正创新,把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同全国文明城区创建结合起来,同夯实基层治理、提升治理能力结合起来,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一体落实,不断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创新文明实践载体、汇聚志愿服务力量,释放文明实践平台功能,实现了文明实践与全区文明发展互促共进、良性循环,初步探索形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大兴做法”,让“文明因子”融入城市血脉,浸润人心。

    如今,在大兴,一个个形式多样、生动精彩的文明实践活动接地气惠民生,一场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讲活动春风化雨,一支支志愿服务队伍走街串巷、点单派单式志愿服务温暖人心,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让百姓随时汲取知识、学习技能、陶冶心灵……文明实践的新风吹拂大兴,浸润百姓心田。

    顶层设计        绘就文明实践新蓝图

    党建引领强力推进,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培“根”。做好顶层设计,文明实践有蓝图可依。

    纲举目张,执本末从,如何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遍地开花?大兴区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作为全区重要中心工作抓紧抓实,坚持价值引领、内容为先;坚持首善标准、突出特色;坚持群众主体、共建共享;坚持守正创新、激发活力,不断强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红色阵地属性,突出思想引导、道德教化、文明洗礼、文化熏陶,着力建设群众心有所系、情有所寄的精神家园。

    为有效推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大兴区着眼于点,注重顶层设计,建立“1+3+3”工作机制,建立党委主导、上下贯通、各负其责的三级组织架构,健全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基地四级“组织链”,构建“网络+网格”文明实践运行体系,实现文明实践活动全域统筹。制定了《大兴区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方案》,全面贯通文明实践各类阵地、渠道和人才资源,推动形成文明实践资源矩阵。同时,推动社区(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公共阅报栏(屏)等全民阅读基地设施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有机结合,健全完善统筹调度机制,着力推动街道(乡镇)之间、社区(村)之间资源流动互动、共用共享。此外,还建立联席会议机制,研究解决相关问题。将文明实践工作纳入区委意识形态、乡村振兴考核,纳入文明单位、文明校园等文明创建考核,不断激活文明实践阵地效能。

    实现“全民知晓、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奋斗目标,是大兴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核心理念。近年来,大兴区通过整合各类资源,传播新思想,践行新文明,弘扬新风尚,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不断释放“磁场”效应,让百姓共享新时代文明实践成果。

    如今,大兴区全域覆盖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已经成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的重要基层阵地,打通了宣传、教育、关心、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为“新大兴 新国门”建设汇聚起磅礴的精神力量。

   志愿服务        激发文明实践新动能

    志愿服务是文明实践的主要形式,而志愿者是文明实践的主体力量。为此,大兴区按照区“十四五”规划连续五年打造50支志愿服务行业支队的目标,将文明单位、社会组织、行业部门整体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人才培养计划,目前已发动6673个志愿服务团体、582名志愿服务指导员、41.83万名注册志愿者面向各行业领域开展社会实践服务,构建双向互动、精准对接新机制。

    为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大兴区吸纳26个区直部门和22个镇、街,73家基地入驻,成立46家融媒体分中心,依托“北京大兴”APP,扩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网络互动平台网络参与力量,引进150家“政务+自媒体”运营平台、100个微博博主、众多“大兴网友”粉丝等群体,扩展文明实践线上线下服务矩阵,开展网上志愿服务传播,总阅读量超亿次,打通新时代文明实践“面对面”“键对键”功能枢纽。

    为凝聚志愿力量服务群众,大兴区还组建区委书记、区长任总队长的志愿服务总队,区直单位牵头成立理论宣讲等12支总队,各文明实践所、站成立102支中队、1132支小队,注册志愿者41.83万人,吸纳10000余个志愿家庭。先后推出“京南国门宣讲团”“支书讲堂”等特色宣讲团20余支,开展活动2300余场,服务62万余人次。同时,各文明实践阵地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动员群众特别是科技能人、“五老”人员、文化工作者、先进人物、大学生志愿者、创业返乡人员等组建志愿服务队伍,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员队伍全覆盖,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层次分明、覆盖广泛、功能完善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发展体系。

    为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大兴区注重统筹资源,搭建“点派接评”功能齐备的线上平台,依托“北京大兴”APP建立文明实践网络互动平台,文明实践中心动态发布志愿服务项目和活动安排,实现了群众点单功能。同时,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结合点单情况,围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等主题精心设计、发布志愿服务项目8375个,通过文明实践站、所、中心三级审核,及时派发至相关单位、志愿服务组织。此外,还健全完善志愿者注册管理、褒奖激励等机制,做到群众需求有回应、接单质量有保证,并运用评价表、微信群、APP后台等载体,搭建文明实践活动群众满意度评价体系,定期组织群众微信投票、电话回访、入户座谈,对服务实时跟踪,发现服务效果差、群众满意度低的项目及时剔除,群众评单满意度达到99.37%。

    此外,坚持把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走好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载体,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着力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点单—派单”服务平台,借力吹哨报到、接诉即办等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协作,回应和解决好群众诉求。

   突出特色        打造文明实践品牌

    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大兴区以阵地为基、人才为本、活动为媒,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效应,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化发展的路径。

    为打造文明实践特色品牌,丰富活动内容,大兴区坚持“全覆盖、广宣传、聚合力、促文明”的工作原则,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为主要抓手,创新打造“双50”文明实践工程,自2021年至2025年,连续五年每年打造区级品牌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基地10个,文明实践重点行业支队10支。

    为彰显特色,培育符合新时代需要的服务项目,大兴区创新文明实践载体,有针对性地培育志愿服务项目,组织理论学习普及活动,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各项活动,打造小院讲堂、三心志愿服务队、店小二志愿服务品牌、仁好志愿服务队等一批群众急需、特色鲜明、高质量的志愿服务项目。同时,依托“双50”文明实践工程,2022年将义利食品厂、体育小镇红松果运动中心、春华种植园、四季阳坤种植基地、赛普健身、绿思维种植园进行针对性提升,拟纳入区级文明实践基地。

    同时,大兴区始终坚持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全国文明城区创建的重要抓手,加强思想道德引领,广泛开展道德模范、中国好人、北京榜样等选树宣传活动,推动榜样力量转化为群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行动。深化文明行为养成,推动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组织“垃圾分类”“光盘行动”“公筷公勺”“文明驾车、礼让行人”等文明实践活动,大力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市民公约、行业规范,深化村民议事、道德评议等活动,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深入推进移风易俗,破除封建迷信、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

    如今,在全区如火如荼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涌现出了诸多亮点做法,如黄村西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拓了小院名师讲堂、书记工作室、社区红色板报和理论实践长廊等阵地,组建了小院讲堂宣讲队、板报小组、小喇叭广播队、拉家常解难队和环境卫生维护队五支志愿者服务队伍,实行接诉即办、“五张牌”治理、拉家常议事、“五个到身边”服务、吹哨报到五项服务机制。庞各庄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零距离智慧大脑知民意、林校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五型”志愿服务暖民情、同仁堂零号店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的四季康养文化体验惠民生……通过多形态拓展,多角度挖掘,大兴区让文明实践阵地在接地气、聚人气、扬正气的同时,真正成为群众的精神家园。

    文化惠民        凝聚创建强大合力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过程中,大兴区注重以文化人,不断深化文化活动场所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协同推进,不断创新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方法和载体,全面提升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不断凝聚文明创建的强大合力,努力建设精神文明高水平发展的首善之城。

    为优化公共文化服务,更好地以文化人,大兴区始终贯穿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紧紧围绕“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这个主题,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提倡区、镇、村三级党员干部带头讲,鼓励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专业讲,把理论课堂搬到居委会小院、社区小广场、田间地头,通过“村庄大喇叭”“支书讲堂”“理论轻骑兵”等方式,广泛传播党的创新理论。

    为进一步丰富全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文化惠民成果,大兴区指导各街道(乡镇)综合文化站、社区(行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协同推进,极大地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按照“不设增量、盘活存量”原则,依托大兴区文化活动中心,全新打造以“筑同心、暖人心、聚民心、强信心”为主题的区级文明实践中心。高米店街道在原有文化活动中心的基础上,以“店小二”志愿服务模式为主线打造沉浸体验式文明实践所;紧邻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榆垡镇,建设集文化活动、平南红色文化展示、百姓图书馆为一体的4700平方米的综合性文明实践所,在机场周边开展各类志愿服务……

    同时,充分依托图书馆、博物馆、文明实践基地等阵地,组织开展群众性文艺汇演、技能培训、法治宣传、科学普及、流动书展等活动,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供给,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精彩纷呈的志愿服务、包罗万象的惠民活动……如今,一颗颗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在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悄然融入百姓生活,描绘出一幅文明新画卷。

当前:B4版(2022年12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