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 邻里守望成为文明实践新风尚
李纪潮

    

    连日来,在药品暂时短缺的情况下,北京市西城区市民群众积极开展邻里互助,将自家富余的应急药品、物资等分享给街坊邻居,汇聚成冬日西城的一股文明力量,温暖了彼此的心田。

    文明实践搭起服务平台

    群众的需求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西城区15个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根据各自情况,充分发挥“楼门自治+志愿服务”的工作机制,相继成立了楼门互助微信群,开展多种形式的爱邻互助服务行动,各社区也不断吸收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到服务工作中,积极为特殊人群配发爱心防疫包,开展药品共享解燃眉之急,尽心解决群众难题。

    德外大街东社区的居民于女士和邻居们这段时间经常在社区实践站参与分装、发放爱心防疫包,还会帮物业做好楼门的消杀工作。在德胜街道裕中西里社区,志愿者仇先生与物业工作人员们一起在楼门群和朋友圈里进行物资采购“接龙”,为不方便出门的老人提供代采购和上门配送服务。看着老人们不再为买药、买菜这些事发愁,居民们都说,多亏了社区居委会和楼里的好邻居们。

    “还有人需要感冒清热吗?我来帮忙下单……”近日,椿树街道某小区的业主群里,上演了为老年邻居下单买药的暖心一幕。居民李女士得知一些年长的邻居不会使用手机下单买药,主动提出帮大家线上购药。一会儿的工夫,就有三四位老人来拜托李女士帮忙买药。她仔细记下每位老人需要的药物和门牌号,下单之后还不忘时刻关注订单进度,确保药品准确无误交到老人手中。

    连日来,西便门东里社区助老特需服务队的志愿者们采取一对一结对的方式,为空巢老人、独居老人提供专属服务。队长张女士表示,“在这么特殊的时候,老人身边必须得有个人能支应着,给搭把手。”

    同仁堂黄寺综合门诊部的医护人员化身志愿者,设置取药点免费为社区居民提供抗病毒药品。

    “线上线下”建起“共享药箱”

    家住西四北三条社区的居民刘先生收到一条感谢短信,发短信的是同社区的居民张女士。前些天夜里,张女士的两个孩子突发高烧,但是家里缺少小儿适用的退烧药,张女士又着急又担心,突然看到社区微信群里有一条信息,“邻居们谁有急用,我可以送出一盒。”原来,居民刘先生看到最近社区工作人员正在为居民们买退烧类药品东奔西走,为了缓解邻居们的买药难问题,他特意将自己家多出的退烧药发到社区居民微信群里,与邻居们共享。

    第二天,张女士的两个孩子退烧了,张女士和刘先生的做法一样,在社区居民微信群也发了一条微信:“我家里买到了退烧药,邻居们如有急需可以联系我。”没多久,社区微信群里许多居民把家里的感冒类药和退烧类药,拍照上传到社区居民微信群里,爱心传递在这个微信群里不断延续。

    与此同时,社区实践站也给居民们带来了好消息,经过工作人员的多方协调,在实践站的居民之家设立了共享小药箱。“共享小药箱有两个功能,一个是欢迎居民家里有治疗感冒、高烧的药投放进来,另一个就是居民有急需可以来领药品。”实践站工作人员介绍,社区还发出了“邻里互助、爱心传递”倡议书,号召社区居民对独居孤寡老人等群体开展送药、送菜等服务。

    以西城区新街口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例,下辖的21个社区实践站中,已有92个院、103个楼门依托社区居民微信群,通过发布倡议书、设置共享药箱等形式进行药物爱心传递,帮助身边邻居渡过难关。

    邻里守望践行文明风尚

    一条条情急之下发布的消息,得到的是一声声邻里之间暖心的回应,一次次富余药品交换的背后,是一颗颗不求回报的友爱善良之心,药品交换传递着西城邻里间的爱心,在关键时刻,文明善举将西城再次照亮。

    牛街街道牛街东里一区居民群里,高先生发布“家中孕妇急需泰若林”的紧急求助信息后,邻居们纷纷响应,12分钟爱心接力将药品送到高先生手中;大栅栏街道西壁营胡同郑阿姨因患有基础性呼吸系统疾病,需长期服用“强力枇杷露”,因为近期没法出门买药,网上购药送货又太慢,只好在居民群里求助,住在胭脂胡同的绳淑香看到信息后,马上在群里回复并将药送到了郑阿姨的门外;菜园街社区韩女士情急之下在工作群里发出来一条求助信息,两位西城同事马上回应,并骑车将药送上门;月坛街道三里河二区五号楼一老人急需药品,群里发布消息后,立马就有邻居回复……

    白纸坊街道万博苑社区华龙美钰小区的刘先生家小孩发烧急需药品,在网格群中发布了“求药”消息,希望有邻居分享,并表示可以付费购买。“我家里有充裕的,可以免费分享,我挂在门把手上,您过来取吧”住在同楼的宫先生看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在群里进行了回复,并表示大家都是邻居,互帮互助是应该的。“药取走了,谢谢您,门口给您放了一箱奶”刘先生在群里回复,并感谢大家的热心帮助。

 

当前:2版(2022年12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