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儿童友好空间 为孩子营造美好城市
刘良慧

 

    近年来,安徽省各地积极践行“儿童友好”观念,着力打造“儿童友好”型成长环境,省级投入132万元,确定16个社区开展儿童友好社区示范建设,以点带面助力儿童友好型城市发展。目前,16个儿童友好型试点社区全部建成。

    营造更舒适的儿童成长环境

    去年9月,黄山市祁门县祁山镇三里街社区儿童之家组织了辖区10名儿童参观县实验学校,小朋友们参观了学校操场后,发现操场上有一些垃圾,影响美观,还有些石头,容易绊到脚,存在安全隐患。他们把这些问题反映给校方,希望能够得到妥善解决。

    这是三里街社区儿童之家常规开展的儿童友好城市探访营的一次例行活动。“我们的探访营由县民政、卫健、妇联相关部门及社区相关工作人员和1名或数名儿童组成,对县域内相关儿童环境进行探访,发现问题、给出建议。”三里街社区妇联主席郑夏萍说。

    为深入贯彻“儿童友好”观念,2022年10月25日,《黄山市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颁布,明确提出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目标,各部门积极行动,让“儿童优先”成为全社会共识。

    黟县妇儿工委办主动加强与省广电局沟通联系,实施895爱心音乐教室公益项目,帮助山区留守儿童,累计开展宣传活动1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

    为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黄山市争取国家发展改革委应对人口老龄化托育服务建设项目2个,资金235万元。目前全市提供托育服务机构共134家,39家婴幼儿照护机构已在卫健部门备案,共有托位6227个,千人口托位数达4.68个,位于全省前列。

    黄山市还注重推动城市公共空间的适儿化改造,利用城市金边银角建设适宜儿童健身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为中心城区南滨江公园、戴震公园、雍景园外口袋公园配置智能健身路径28件,结合人才公园建设室外篮球场,结合屯溪区阜上邻里中心屋顶空闲地建设儿童足球场等。

    建设更专业的儿童服务平台

    近日,在芜湖市镜湖区大砻坊街道北门口社区儿童之家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儿童辩论会,辩论双方争辩的主题是:“做孩子好,还是做大人好。”辩论开始前,孩子们通过视频学习了辩论的流程、规则等,掌握好辩论方法的双方随即投入到辩论状态中去。

    类似这样的儿童服务活动,北门口社区儿童之家经常召开。入驻社区的新希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面向社区儿童建立了“童趣社”服务平台,服务涵盖课业辅导、兴趣拓展、城市探索、儿童志愿者培育、家长课堂等内容,受到社区儿童和家长的一致认可。

    社区还建立儿童友好城市探访机制,一年4次户外探索,通常为1次社区探索,1次司法所探访,1次商业体探访和1次古城探访。“通过相关活动,大大提升了儿童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新希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方飞表示。

    近年来,芜湖市遵循儿童发展规律,推动“一米高度看城市”理念融入城市发展全过程、全领域,促进全社会共同关注并推动儿童友好理念发展。截至目前,“芜湖市共936个村社区,已建设儿童之家905个,完成率达到97%。建成省级儿童之家项目点5个,省级儿童友好社区项目点1个,省级儿童工作阵地5个,市级儿童之家示范点70个。”芜湖市政府妇儿工委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打造更和谐的亲子关系

    近年来,合肥市出台规划儿童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合肥市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涵盖儿童健康、教育、福利、安全、环境、法律保护等7个儿童发展领域的目标任务,设置主要目标82条,策略措施99条,明确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等工作。

    据了解,去年合肥市新建小学33所,幼儿园72所,分别新增学位5万个和2.7万个。幼儿园公办率、普惠率分别达56%、92%;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出台合肥市托育服务补短板工作方案,全市注册托育机构、备案912家,可供托位1.67万个;实施中小学午餐服务工程,主城区提供率99.4%,四县一市提供率72%,惠及58.2万学生;为6.1万名儿童建立了保健手册,提供儿童保健服务62.4万人次。

    目前,合肥全市共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231所,社区老少活动家园500个,村和社区儿童之家1691个,各级各类家长学校、家教指导站1585个,开通全省首个家庭教育咨询服务热线“62612338”,“家长课堂”成为全省首个可听可看的融媒体家庭教育产品。

    “我们将儿童优先发展的理念外化为城市建设、治理的实际举措,不断优化儿童成长环境,坚持‘1米高度看世界’,切实为儿童办实事、谋福祉、解难题。”合肥市政府妇儿工委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当前:2版(2023年01月19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