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四川省政府印发《四川省“十四五”文化发展和改革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性产业,基本建成文化强省。
规划提出,到2025年,文化建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作用更加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社会文明风尚更加浓厚,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
规划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四川文化发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持续强化理论武装,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落地生根,建设社科强省,构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高地。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伟大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构建现代舆论传播高地。坚守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紧跟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潮流,做大做强主流舆论,推进媒体深度融合,不断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建设新闻舆论强省。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坚持体系化传承、项目化推进、时代化呈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体传承,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巴蜀因子和红色基因的生命力影响力。
繁荣发展文艺和出版事业。着眼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充分发挥重点战略牵引作用,把握正确导向,提升作品质量,创新工作机制,形成精品力作不断涌现、创作生产不断繁荣、事业格局不断优化的发展新局面。
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眼满足人民群众享有更丰富、高品位文化生活的期盼,持续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在更高水平上保障人民文化权益。
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提供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质文化产品,培育更多更强更优文化市场主体,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文化强省建设的亮点标志、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拓展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空间。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耕巴蜀文化沃土,深挖巴蜀文化内涵,推进四川文旅融合向纵深发展,有效实现业态、产品、市场、服务、交流深度融合,不断拓宽文旅融合发展空间、激活文旅高质量发展动能。
持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着眼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有效破除制约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充满活力的文化制度体系,为促进文化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和重要保障。
构建形成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健全文化人才发展机制,培养高端文化领军人才,建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深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四川日报》 肖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