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蓬溪县以遂宁市委筑“三城”兴“三都”,加速升腾“成渝之星”为战略指引,加快形成以县城为引领、经开区为支撑、重点镇和中心村为基础的山水空间。依托现有资源,突出湖河为媒、山水相会理念,做好“蓬”山“溪”水两篇文章,加快建设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山水田园典范城”。
破局旅游康养,建设特色鲜明的4A景区。蓬溪的山,巍峨挺拔,钟灵毓秀,灵气十足。去年5月,蓬溪县以高峰山景区创建4A级景区和承办2022年遂宁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为契机,启动景区提档升级工程。
高峰山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高峰山是蓬溪打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题旅游发展线路的重要一环,蓬溪县委、县政府全力推动景区积极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以“药香、禅香、墨香”“山中三味”为特色,融入书法文化、孝道文化、养生文化、民俗文化等特色文化,建设古建古韵核心区、景区旅游环线、德孝文化传承片区、康体养心度假片区、本草基地产业片区、蓬溪县旅游联动带,全面打造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旅游业发展更具活力的“养心目的地”。2022年以来,蓬溪以“《本草纲目》诞生地”为魂,以“养生养心大健康产业”为基,以“本草文化、国药精神”为线,以“整合文化资源、提升现有景区、群众可受益、经营可持续”为原则,着力打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题旅游线路,塑造三产融合发展的全域旅游新格局。近年来,蓬溪提出了“一年一个样、三年上台阶、五年大变样”的目标,推动山水田园建设,全县绿地体量大幅增加、公园体系完善、空间布局合理均衡、生态绿道连通成网,城市和谐秀美形态充分形成,建成“一山两廊三库四湖五园”县域山水空间格局、“一体两翼、一河六园”县城山水田园格局。
滋润“川中旱地”,打造“既丰又美”的水利格局。“垒峰环绕,溪水如带,山岩之秀,涧谷之幽,云日烟峦,应接不暇。”这是蓬溪县志上对当地山水的描述,蓬溪因山水得名。
山水虽秀美,但由于处在分水岭的特殊地理位置,这里曾经十年久旱,严重缺水需水。为了打破干旱的局面,蓬溪干群绘就了一幅千军万马修筑赤城湖的宏伟画卷。赤城湖的建成,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保障了蓬溪老片区的农业灌溉和生活用水,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靠天积水的赤城湖渐难满足蓬溪需求。近几年,蓬溪人又从100公里以外的武都水库,将8000万吨水引到蓬溪,承接这8000万吨水的,是一座崭新水库——白鹤林水库。
白鹤林水库是蓬船灌区重要控制性工程。据了解,蓬船灌区工程是国家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是四川省“五横六纵”引水补水生态水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蓬船灌区重要控制性工程的白鹤林水库,总库容8828万立方米。去年8月底,白鹤林水库进入试蓄水阶段。水库建好后,可有效改善蓬溪农业灌溉、城镇及农村供水条件。截至去年12月1日,白鹤林水库顺利通过下闸蓄水阶段验收,白鹤林水库进入了投入使用的关键阶段。此外,白鹤林水库还将为贯穿县城、被誉为蓬溪“母亲河”的芝溪河补水。
展望“十四五”蓬溪“水”墨长卷:城外,白鹤林水库为蓬溪之水积蓄澎湃活力;城东,赤城湖的烟波浩渺为书画蓬溪平添浪漫底色;城中,母亲河芝溪河的清澈动人为“红色书香、本草蓬溪”浸润生命之花,涵养人文气质……
立足生态本底,奏出城乡共鸣的“田园牧歌”。2022年以来,蓬溪城市焕发新活力。“香溪谷—万峰山—赤城湖”生态文化长廊、市民中心等城建项目加快推进,成功入选省级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县城,省级生态县通过初验;第六次获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书法)之乡;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获评全省乡村运输“金通工程”样板县;全国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的蓬船灌区工程于2022年8月29日试通水……此外,香溪谷将打造集生态、生产、生活于一体的生态田园综合体,随着项目的深入,荷塘、流水、渔歌、花田等田园风光将一一呈现。
田园美景,既在城中,也在乡野。走进蓬溪县文井镇白鹤林村,一栋栋精美“农家小院”映入眼帘,这些新房,为因修白鹤林水库而搬迁的附近村民而建。不只是搬迁户改善了居住环境,白鹤林村党委书记何毅介绍说:“村里正在对干道两边的房子进行风貌改造,后续风貌改造将覆盖全村,白鹤林村将变得更美。”美在面子,也美在里子。白鹤林村搞起了稻渔稻虾养殖和大棚蔬菜,还发展了休闲垂钓产业,村民们就在家门口上班,每天的工资能上百元。该村先后获评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省第二批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山的巍峨,千变万化;水的浩瀚,绰约多姿。“红色书乡、本草蓬溪”,农文旅融合发展,山水田林竞芳菲,拓宽了产业的深度与广度,绽放出多彩的富民增收新画卷。青山巍巍,壮丽多姿,在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上,蓬溪人不仅有水的胸襟,更有山的定力。咬定青山不放松,在冲刺“山水田园典范城”新征程中,一幅以“书法文化、红色文化、孝道文化、党建文化、农耕文化”为底色、以“各具特色、差异化定位”为成色,由内而外焕发出新活力、新动能的山水田园风光新画卷,正在蓬溪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