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脚下的泥土中寻求真知
——平民教育家晏阳初的治学之道
苗勇

 

    晏阳初毕生从事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事业,形成了简单实用、便于推广的教育方法,向实践要真知、在实干中造福的乡村改造道路,提出了“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实用主义学习观。这种学习观及其实现途径,在今天的中国仍然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开智济世 强民救国
   
晏阳初一生尊崇“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他提出了“除文盲,作新民”的新思想、“人人皆可以为尧舜”的主张、人民有“免于愚昧无知的自由”。他认为只有民强才能国强,强民才能救国。他一生矢志以平民教育启迪民智,以自己的言行唤醒民众,以“不流血”的方式达致强民救国的伟大目标。他为此而秉心直行,终生不悔。
    而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与他的出身与成长经历有关。晏阳初出生于四川巴中的书香世家,自幼跟随身为塾师的父亲熟读孔孟。14岁又入阆中天道学堂接受西学,17岁到成都华美学堂进行系统的西学训练。1913年,他考入香港圣保罗书院(香港大学前身),后又进入美国耶鲁大学读书。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密切关注时局的变化。在耶鲁大学毕业后的第二天,他就以教育秘书的身份,奔赴法国战场,为华工当翻译、写书信,教那些目不识丁的华工识字读报,并编写出版《华工周报》。某一天,他收到一位华工来信:“你自办报以来,天下事我都知道了,但你的报太便宜,恐怕以后不久会关门,我愿把战争中存下的三百六十五个法郎捐给你办报。”晏阳初读信后深受触动,并于此发现了“苦力”的“力”,让他久埋心中的济世理想找到了突破口,立志一生不当官、不发财,献身于开发民智。
    简单实用 自成体系
    晏阳初从日常生活以及报刊中,挑选出最为常见的汉字,编成《平民千字课》,作为平民教育的教材。从不识字的人只要每日学习两小时,连续学习四个月,就可以达到读书写信看报的水平。
    他所编教材,简明易懂。他将所有未受过教育的底层平民作为对象,只要他们愿意学习,都可以随时随地参加免费的学习。
    晏阳初特别注重一个人当有系统学习的观念,只要有组织有系统地学习,就可以收到实效。他从回到中国的那一天开始,就立志将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打造成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晏阳初的教育思想,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一大发现”——脑矿,“两大发明”——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理论,“三大方式”——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四大教育”——文艺、生计、卫生、公民,“五个结合”——与实际生活、理论与实践、科学与农村实际、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个人与集体的结合 ,“六大建设”——政治、教育、经济、自卫、卫生和礼俗。他在深入调研、统计后分析认为贫、愚、弱、私是民众的主要毛病,所以主张通过办平民学校让普通民众识字,再系统地实施“四大教育”:以文艺教育攻愚,培养知识力;以生计教育攻穷,培养生产力;以卫生教育攻弱,培养强健力;以公民教育攻私,培养团结力。通过实施四大教育,从而开启民智,造就新民。在河北定县试验时,他专门创办了适宜农民阅读的《农民周报》,打造了流动图书馆,搭建了农民剧台,开办了最早的农村广播电台,这些在中国都是史无前例的创举。晏阳初的教育思想是博大精深的,同时又是简明易学的,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所以在中国和世界各国都可以推广,并取得了特别明显的效果。
    言传身教 以人化人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晏阳初就特别重视向实践学习、向民众学习,他提出,“要想‘化农民’,就必须‘农民化’”。
    20世纪20年代末,晏阳初偕妻子许雅丽和尚在襁褓中的婴儿,毅然离开北京,带领一大群有志知识分子走出书斋,来到定县进行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的实验。他们住农民房、穿农民衣、吃农民饭,真诚地同农民交流,虚心地向农民学习,与农民打成一片。为拉近情感,从不抽烟的晏阳初甚至还会拿起呛人的旱烟管猛吸几口。在这十多年里,他在定县创办了一个“人类社会实验室”,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化农民”就须“农民化”的重要理念。
    “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晏阳初始终以“人”为航标,相信人的尊严和价值。他在定县农村改良动植物品种,由平教会亲自引种试种,让农民自行选择优良品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他开办了多个实验农场,改良当地的猪种和鸡种,推广良种,防治病虫害;组织农民自助社、合作社,开展购买、生产、运输等经济活动,进行多种多样的“生计训练”。同时,他慢慢让农民自己进行组织——不是被救,而是自救;不是被教,而是自教;不是带给农民知识,而是让农民慢慢地有所认知。晏阳初说:“我们下去不是救农民,一方面我们要向农民学习,因为有很多东西我们并不知道;另一方面,也是让农民自己去救自己,使自己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完善的人。”言传身教,以人化人,关注农民自身成长和发展,在他们身上实现强大的造血功能,这是晏阳初的平民教育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
    兼收并蓄 去旧创新
    晏阳初深受中华传统文化影响,同时接受了西学的熏陶。他称自己是“中华文化与西方民主科学思想相结合的一个产儿”。
    他崇尚创造,学习西学却并不迷信西学,他曾说:“一般意义上的教育概念不足以概括我的思想与事业。”在《“平民”的公民教育之我见》中,晏阳初提出:教育要适合各自国家的情况,“有我国的历史文化和环境,亦当有我国所特有的公民教育,方能适应我国的需要。要知道什么是中国的公民教育,非有实地的、彻底的研究不可”。他并不反对外国优秀的东西,但主张对本国历史文化环境务必彻底研究,以求得公民教育的根据;对于外国东西亦可引为参考,以期适应世界的潮流。
    自鸦片战争开始,西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科学等多方面思想汹涌而来,中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一个被动接受者。而晏阳初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的实践,则揭开了中国经验反向传播的序幕。美国就曾经系统地引进“定县经验”,有效地降低了文盲率。在如何对待中外文化和思想传统的问题上,晏阳初一直主张兼收并蓄、去旧创新。他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晏阳初具有很强的使命感,他一生关注底层劳苦大众。他所主张的学在于用,以用提升学,始终将自己的所学和治学,与平民教育、乡村改造高度统一起来。

当前:B3版(2023年02月08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