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民生实事 绘就幸福画卷
——北海市海城区持之以恒保障和改善民生
北海文

 

    小区环境焕然一新、就学条件持续改善、大病救助惠民暖心……近年来,广西北海市海城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之以恒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办好教育、医疗等民生实事,用心用情用力书写民生答卷,在社会保障、社会治理、教育事业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进一步提升。
    强化社会保障 兜牢民生“幸福线”
    高德街道马栏村监测户冯绵发因患病曾先后住院4次,医疗费用超60万元。经各类综合保障措施后,个人仍需负担15万元医疗费用,依据北海市海城区及时出台的大病医疗救助政策,冯绵发领取到了6.5万元大病医疗救助金,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北海市海城区强化医疗救助托底保障,聚焦“救急救难”,创新建立“大病医疗救助基金”再救助机制,对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依申请医疗救助和商业保险、社会捐助补偿后,仍难以负担医疗费用的脱贫人口、监测对象,按救助对象困难情况,发放相应数额的救助金,最大限度地减轻困难群众医疗费用支出负担。2022年,共发放大病医疗救助基金17.92万元,为11位有因病致贫返贫风险的脱贫户及监测对象纾困解难。
    民生这篇大文章,北海市海城区用心书写。海城区全面落实医保便民惠民政策,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应保尽保”,让更多群众享受基本医疗保障。2022年,海城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9.65万人,增长4.33%。严格落实社会救助政策,落实兜底保障,2022年共发放城乡低保1973.41万元,特困供养金553.18万元。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北海市海城区持续强化就业帮扶保障,通过举办招聘会、提供就业指导、组织技能培训等方式,搭建企业与求职者供需对接平台,大力推进稳就业工作,促进各类人员实现就业。
    扮靓城乡颜值 绘好美丽“新画卷”
    走进高德街道赤西村,只见干净整洁的村道,错落有致的农家院落,道路两侧绿竹茂盛,村民闲坐竹林下谈笑风生……一幅如诗如画、景美人和的乡村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北海市海城区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统筹推进城市提升和乡村振兴,狠抓市容市貌整治,持续推动城市“更新”;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力改善乡村面貌,使村容村貌、城市环境变得越来越整洁、越来越美丽。
    在城市提升方面,北海市海城区扎实推进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建设,着力“清违建、治脏乱、优环境”,投入1.2亿元资金,完成了474个小区改造提升和40条背街小巷建设,打造了植物油公司小区、航道小区等一批典范住宅小区,居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北海市海城区还进一步深化“厕所革命”,大力推进城市公厕建设,全面提升公厕服务品质,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短板,目前已完成134座市政公厕改造升级。
    在乡村振兴方面,北海市海城区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环卫作业覆盖10个行政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同时,北海市海城区持续完善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建好路、管好路、养好路”为抓手,做好12条农村公路建设管护工作,加快推进海城区庙山至塑料厂路段路面改造工程项目、海城区自然村(屯)11条道路提升工程项目。目前,该区街道对村、村对村之间的道路硬化率达到100%。
    促进教育公平 打好教改“组合拳”
    2022年9月21日至23日,北海市海城区多所学校学生走进赤西农业研学教育基地,开展“享农耕之乐,品科普之趣”农耕科普研学活动,通过开展农耕种植科普、参观农事博物馆、手工扎染、石磨豆浆、搭建通天塔等活动,让孩子们在劳动研学中学习农耕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在寓教于乐中亲农耕、学科普、乐成长。
    北海市海城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双减”工作,海城区38所义务教育学校均出台了作业管理办法,100%开展校内课后服务工作,3所小学入选自治区2022年义务教育课后服务特色校名单。扎实推进对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注销32所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义务教育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比达96.9%。
    北海市海城区积极给学生课业负担做“减法”,给学生健康成长做“加法”,开展科技、体艺、劳动等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活动,开设3D打印、机器人等十几门综合实践课程,4万余名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促进学校与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进行结对,打造海城“少先队校外实践地图”,组织学生走出学校、走进基地、体验生活,以“趣味研学”助力“双减课堂”。
    北海市海城区加快实施教育民生项目,持续优化教育资源布局,统筹解决“有学上”和“上好学”的问题。2022年,向海实验学校、外国语学校、和苑幼儿园顺利开学开园,新增5000个优质学位,幼儿就学条件不断得到改善。

当前:B1版(2023年02月14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