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锦、汴绣……用一双巧手呈现精彩万千,陕北民歌、邹鲁礼乐……在一方舞台演绎人间百态。我国有十分丰富的非遗资源,截至目前,已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居世界第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公布了十大门类1557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五批3068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丰富的资源为非遗和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2月22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明确,未来将设立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基地,培育一批满足游客需求、具有鲜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的旅游线路。
事实上,多年来,各地一直在积极探索非遗和旅游融合路径,催生了各式各样的旅游新业态和多样化发展模式,让“非遗+旅游”释放更多活力。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一些地方的具体实践,在非遗和旅游的双向奔赴中,它们擦出了什么样的火花?
四川 景区增添文化魅力,非遗传承更有烟火气
崇州道明竹艺村,国家级非遗项目道明竹编与现代建筑设计理念融合建造的“竹里”,屡获各类建筑大奖,并持续带动大批游客前往当地打卡;自贡中华彩灯大世界,在国家级非遗项目“自贡灯会”基础上创新发展,融入现代科技,营造如梦似幻的沉浸式灯影世界,每年春节这里几乎都会登上川内热门旅游目的地榜单前列;位于成都的启雅尚酒店,提炼藏族文化元素,从装饰装修、用品用具到餐饮服务等均处处彰显非遗元素,让非遗全方位走进饭店、让游客沉浸体验浓郁文化……在四川,“非遗+旅游”已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一环。非遗和旅游的融合,不仅催生了更多独具文化意蕴的旅游产品,创新了旅游业态,也激活了数量巨大的非遗文化资源。
2022年,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委宣传部等12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到2025年,四川全省建设不少于10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整体性保护格局基本形成;到2035年,非遗保护工作水平和成效进入全国前列。
非遗凝结着民间生活的智慧和情感,活态传承是最好的保护。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中,四川创新开发的“非遗伴手礼”“非遗文创品”等,推动非遗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也同样有一批优秀项目探索出了独到的经验。
走进安仁古镇、西岭雪山、平乐古镇等旅游景区以及大型商圈、高速服务区等,都能看到“成都手作”非遗传承体验中心,展销蜀绣、漆器、扎染、赖汤圆、钵钵鸡、火锅底料等非遗伴手礼,也为景区增添了文韵质感。
非遗走进景区,不仅为景区增添了文化魅力,也让非遗项目扩大了知名度和影响力,使其不再是“鲜有问津”的古老技艺,而是走进了千家万户,拥有了更多烟火气。
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自2020年起持续培育非遗公共品牌“成都手作”。截至目前,“成都手作”已与川渝地区369位非遗传承人(含企业)展开合作,推动百余个非遗项目、800余种非遗产品入驻非遗传承体验基地。
内蒙古 以文塑旅为发展赋能
泉水潺潺、炊烟袅袅,茅草亭下,游客正在欣赏远山上斑斓起伏的美景……走进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近郊的莫尼山非遗小镇,美丽的景色、独特的地理优势加上依山而建的特色建筑,让这里成为网红旅游打卡地。同时,小镇在保持原有乡村风貌的基础上加入非遗元素,进一步为特色小镇发展赋能。
开料、描图、雕刻……拿着工具按照老师的指导制作皮画,每一位游客都十分认真。现场参与体验活动的游客说:“蒙古族皮艺制作项目每一个环节都有学问,能来这里感受非遗的魅力很有意义。”
蒙古族皮艺是第五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同时也是莫尼山非遗小镇创始人贾宏伟家传的非遗技艺。在体验项目开发过程中,贾宏伟将收集来的皮艺文物、制皮工具、大型机械等有历史意义的文物展示在小镇。在体验过程中,游客可以从用皮、制皮了解蒙古族皮艺的发展历程。
贾宏伟介绍:“我们以打造露天博物馆和文旅小镇的思路打造景区,初心就是给非遗传承人一个可以传习技艺的地方。小镇目前有非遗项目80余项,其中20项开发成为非遗研学课程,游客可以在大师工坊、艺术中心、博物馆以及活态传习基地等地零距离地和非遗项目互动,传承人在这里也获得了幸福感、增强了使命感。”
“非遗+旅游”让景区留住了游客,但是要树立品牌标杆,打造具有文化内涵的特色景区,景区不仅要提质增效,还要满足群众需求,打破文化与群众的一墙之隔。莫尼山非遗小镇乘势而上,探索出“非遗+N”文旅融合新路径,包括“非遗+景区”“非遗+文创”“非遗+红色”“非遗+文旅”等多种打开方式,彰显文化旅游价值。
莫尼山非遗小镇只是内蒙古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互鉴互融的一个缩影。在2022年“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名录”名单中,内蒙古有4个文旅项目榜上有名。除莫尼山非遗小镇入选“非遗旅游景区”名单外,内蒙古黄河湾文商旅步行街入选“非遗旅游街区”名单,阿尔山市明水河镇西口村、包头市土右旗沟门镇西湾村入选“非遗旅游村寨”名单。
山西 非遗保护传承和旅游发展互利双赢
听一曲原汁原味的上党落子,品一碗带着烟火味的小店牺汤,再自己动手做一个形象逼真的面塑……这些非遗体验,将成为游客在山西旅行的美好记忆。
山西非遗家底丰厚,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截至目前,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项目182项,省级非遗代表性名录项目537项,市级非遗代表性名录项目2103项,县级非遗代表性名录项目5089项。近年来,山西各地在挖掘非遗项目内涵、讲好非遗背后故事、传承非遗项目基因等方面积极探索有效发展路径,不断增加旅游业态新供给,让看非遗、听非遗、乐非遗、品非遗、享非遗融入全域旅游大格局中,使非遗保护传承和旅游发展互利双赢。
以前在春节、庙会期间才能看到的剪纸、面塑、皮影等非遗表演,如今在山西的许多景区已经成了常态化节目,吸引游客“停下来”“留下来”,近距离体验非遗、感受非遗,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
司徒小镇非遗展演节目《千年铁魂》已经成为晋城非遗的闪亮名片;皇城相府景区《迎圣驾》《编钟乐舞》《天朝国风》等剧目经久不衰;大阳古镇《飞燕省亲》、珏山景区《泽州鼓书》、炎帝陵景区《喜酒歌》等节目更是好评如潮。
洪洞大槐树景区在民俗游览区内引进毛姥姥刺绣、郝小翠剪纸等地方非遗项目,将传统的农耕技艺、编制纺织工艺、酿酒工艺等“搬”进了民俗村小院。同时,该景区研发出适合旅游市场的“商业、研学、线上”三重祭祖消费模式,让非遗传承有了市场需求支撑。
太原市小店区刘家堡村,是明代大学士王琼故里。近年来,该村把文化和产业振兴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挖掘农耕文化、非遗民俗文化,打造“王琼故里·非遗文化街区”。每逢节假日,刘家堡村都会推出舞狮、锣鼓、打铁花等非遗展演,吸引游客前来观看。同时,各式农村老行当、老物件,也唤醒了人们的乡愁记忆。目前,刘家堡村已吸引了清式传统家具制作技艺、古法手斫古琴技艺、晋绣、剪纸等20多个非遗项目入驻。据介绍,下一步,该村还将吸引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驻,打造100座“非遗小院”,进一步做大做强乡村旅游。
“为促进非遗和旅游融合发展,我省将打造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体验游、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品鉴游、非物质文化遗产演艺观赏游、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参与游等主题线路。”山西省文旅厅非遗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如今,山西省的非遗资源正在植入更多的文旅场景,形成非遗项目向旅游业态、场景、创新的转化,为非遗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点燃新引擎、增添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