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农耕文化遇见乡村振兴——
在乡愁记忆中迸发乡村活力
本报记者 漆世平

 

宜宾市高县庆符镇小靖社区农耕体验园

太原市阳曲县青龙古镇农耕博物馆内景

 

    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到,深入实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加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传承保护好农耕文化,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农耕文化传承保护现状如何?如何让农耕文化在乡村振兴中迸发时代活力?近日,记者就此进行了走访调查。

    情况调查

    传承保护呈现多元化

    斗笠、壶、秤、算盘……位于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侯村乡的青龙古镇,有一座以当地传统建筑改造而成的农耕博物馆。三层楼的农耕博物馆内,以“衣被天下”为主题的农耕文化系列展览,设有春耕秋获、五谷丰登、男耕女织等11个专题展区,将一件件带着时代印记、富有乡村特色和泥土气息的“老物件”以“物语”的形式作集中展示,生动再现了中国农耕文化传承演进的历史和民间民俗的生活风貌,唤起人们对过去的乡村时光的美好记忆。

    “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传统农具则是中国农耕文化的核心要素,是中国农耕文明的‘物态’载体,也是中国农业生产发生、发展、进步的历史见证。”农耕博物馆负责人张丽荣告诉记者,该馆自2016年建成以来,除了有游客日常参观外,每到节假日,还有不少附近中小学校的学生来这里研学,体验农耕农具的使用方法,观察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并通过角色扮演等沉浸式体验乡村生活,认识、了解传统农耕文化,赓续生生不息的文化根脉。

    我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近年来,全国各地在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积极探索传承保护农耕文化的多元形式,从充分挖掘和整理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农耕文化,到加大对传统村落、农业文化遗产等的保护力度,从传承民间艺术、民俗活动等涉农非物质文化遗产,到发展农耕文化体验、农耕文化研学旅游等文旅项目……各地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在留住乡愁记忆的同时,助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赋能乡村振兴。

    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拉西瓦镇,春耕时举行开耕仪式是当地藏族的传统习俗。2月16日,一场以“一犁春耕 万物生辉”为主题的传统春耕文化节活动,吸引十里八乡的农牧民身着盛装相聚在拉西瓦镇,共启今春“第一犁”。

    “开耕仪式不仅承载着社会发展的印记,也是农耕文化的起点,传承着一代代村民对于丰收的渴望。”贵德县文化馆副馆长才项加介绍,当地的开耕仪式正在申报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仪式中,众人在耕牛的犄角和犁铧上系上哈达,寓意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当播种者们扬鞭吆喝着耕牛,扶着犁头以“二牛抬杠”的耕作模式唤醒沉睡了一冬的泥土,新一年的春耕便拉开了序幕。

    雨水已过,惊蛰临近,正是春光明媚时。在四川省宜宾市高县庆符镇小靖社区,来自高县县城的游客李涛与女儿一同坐在川南农耕文化体验馆内,跟随竹编匠人杨永贵学习编织提篮。由于女儿最近迷上了竹编,一到周末,李涛就带着她来到小靖社区学习竹编技艺。

    “在小靖社区,我们不仅可以在川南农耕文化体验馆跟随竹编匠人学习竹编,还可以到川南农耕农具展示馆透过陈列的‘老物件’找到乡愁记忆,到农耕文化艺术馆感受乡村书画艺术作品的魅力,到农耕体验园的‘开心农场’体验种地、采摘瓜果蔬菜的乐趣。”李涛说,来小靖社区体验农耕文化,让他找回了记忆中的乡愁。

    “一园三馆”(农耕体验园,川南农耕农具展示馆、川南农耕文化体验馆、农耕文化艺术馆)是小靖社区将农耕文化融入乡村发展的生动实践。小靖社区党支部书记钟志强介绍,社区还绘制了2000余平方米的农耕文化主题墙绘,每一幅墙绘上都设置有解说二维码,使静态的画面成为了会说话的农耕文化宣讲台。同时,社区还十分注重农耕文化人才培养工作,组织村组干部、有种植经验的农户等组建农耕管家队伍,并加大乡土文化能人和民间艺人培养力度,让农耕文化传承后继有人。

    传承难点

    实践中仍面临严峻挑战

    农耕农具展示留住乡愁记忆,传统民俗活动日渐流行,乡村体验游日趋火爆……古老的农耕文化,正在各地多元化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中显现出经济、生态、文化价值,成为新的时尚。但从目前的实践情况来看,农耕文化传承保护仍面临严峻挑战,很多方面还需要更深入的探索。

    四川农业大学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指导教师、农文旅规划师潘宇长期在乡村考察,他告诉记者,虽然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和各地政府相继出台政策,要求加大对农耕文化的传承保护,但目前不少地方传承保护的内容还比较局限,例如部分地方建设的农耕农具展示馆、农耕博物馆等,大多浮于对农耕农具的陈列展示,传播范围很小,影响力有限。另外,一些地区对农业生产制度、农产品、农村习俗、涉农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的保护意识还比较淡薄。“有重要价值的农耕文化资源,都理应纳入传承保护的范畴。”潘宇说道。

    才项加长期关注农耕文化的传承保护工作,他认为,从总体来看,我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工业化、城镇化的浪潮中,农耕文化的传承主体日渐流失,在相对脆弱的农耕文化环境之下,许多涉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后继乏人,正面临失传危机。

    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农耕文化传承保护的责任主体较为分散,传承保护文物、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文化和旅游部门的职责范围,保护古树名木、自然保护地属于林业部门的职责范围,而传承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又属于农业农村部门的职责范围……这就有可能导致农耕文化资源存在多头管理、多种保护思路并存的问题。例如,按照林业部门的古树保护相关规定,修剪树木需要有关部门审批,但站在农业生产角度,修剪树木又是必要的管理措施。如此,协调好相关部门的保护思路,便十分必要。

    怎么传承

    让农耕文化绽放时代光彩

    农耕文化传承保护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让农耕文化在新时代迸发活力,绽放时代光彩和魅力,以此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这是一个需要主动思考的问题。

    高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王益刚表示,农耕文化是乡村全面振兴的精神力量,更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底气所在和自信之源,要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的重要作用,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丰厚的精神文化滋养。王益刚还提到,农耕文化传承保护要从娃娃抓起。他建议,在积极开展农耕文化进校园活动、编写农耕文化相关科普读物的同时,还要把农耕农具展示馆、农业文化遗产地等打造成农耕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和研学基地,带领孩子们走进田间地头,切身体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感悟中国农耕文化的魅力。

    “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在挖掘保护利用的同时,也要在创新传播上下功夫。”潘宇认为,要做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除了需要农业农村、文化和旅游、文物保护等多部门主动作为、相互协调、共同推进农耕文化传承保护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融合,让优秀农耕文化融入乡村产业、乡村生态、乡村治理,还应加大传播力度、创新传播方式,利用现代数字技术、文创产品、艺术表演等,让农耕文化更多地走进人们视线,在多元体验中碰撞出更多文明火花。“只有让农耕文化绽放时代光彩,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才能让乡愁有守望之地、文明有寻根之处、传承有创新之翼。”潘宇说道。

    “乡村振兴首要‘兴’人,文化传承主体也是人。”才项加认为,要注重培养涉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有计划地开展涉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理论培养和技术指导,同时,落实涉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政策支持,有效提升涉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红利效应,吸引更多传承人扎根乡村。

当前:1版(2023年03月03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