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系统观念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
杨洪源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这一重要论述,充分表明了坚持系统观念所具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如何理解系统观念并以其指引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能够为我们带来丰富思想启迪。

    一

    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每个客观事物同周围其他事物及其自身各部分与要素之间,均是相互联系、彼此作用的,从而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即系统。从无机界、有机界到人类社会,不论是粒子、细胞、家庭,还是宇宙、生物、国家,都可以称之为系统。与此相适应,系统观念首先是关于事物作为系统而存在、变化、发展的基本观点,尽管它在不同的时代与文化中有着不同的表述。

    早在创立唯物辩证法之时,马克思即已明确提出“有机系统(体制)”一词,详细阐释了系统与要素的关系、系统的整体性和结构性、系统自身的组织及其演化等基本问题。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完成了对资产阶级社会内部结构的剖析,阐述了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诸环节相互联系、彼此制约的系统运动过程,使这个社会有机体在理论上清晰地呈现出来,进而揭示出作为复杂系统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总体趋势。

    恩格斯也在《反杜林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自然辩证法》中多次使用“系统”的概念,认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等巨大进步,使人们形成了关于整个自然界所构成的体系及其全部过程皆处于系统联系中的认识,推动科学不断从部分中和整体上去证明它,也就是诉诸经验科学所提供的事实,“以近乎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系统观念的主要观点,构成了唯物辩证法的重要内容。列宁曾对此总结道,“这个方法把社会看作处在不断发展中的活的机体(而不是机械地结合起来因而可以把各种社会要素随便配搭起来的一种什么东西),要研究这个机体,就必须客观地分析组成该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研究该社会形态的活动规律和发展规律”。

    二

    世界观和方法论之间具有一致性,有怎样的世界观就有怎样的方法论。系统观念既是对于客观世界存在方式的根本看法,又是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的重要方法,体现着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有机统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高度重视系统观念。毛泽东同志说过:“不但要研究每一个大系统的物质运动形式的特殊的矛盾性及其所规定的本质,而且要研究每一个物质运动形式在其发展长途中的每一个过程的特殊的矛盾及其本质。”纵观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党的诸多理论与实践创新,例如统一战线法宝、“弹钢琴”方法、“全国一盘棋”思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等,无一不是自觉运用系统观念的光辉典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作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从统揽“四个伟大”到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新时代强军目标,再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直至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均为坚持系统观念的智慧结晶。把“坚持系统观念”归结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作出的原创性贡献,不仅继承了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思想和恩格斯的“各种社会要素交互作用”思想,而且形成了自身的独有特色,强调以战略思维谋大势、以历史思维鉴得失、以辩证思维化矛盾、以系统思维握全局、以创新思维添动力、以法治思维促改革、以底线思维控风险,做到从全面、根本、长远的角度看待问题,正确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三

    系统观念的世界观意蕴和方法论原则充分表明,它在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中具有十分广泛的运用,对于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极富指导意义。开启新征程,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面临着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的国际国内环境,对坚持系统观念提出更高要求。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格局正处于加速演进的过程中,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给中国的发展带来新的战略机遇。与之相伴随,一些不确定难预料因素明显增加,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有所抬头,单边主义明显上升,保护主义不断升温,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已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

    对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系统观念明确为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科学思想方法。坚持以系统观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从战略思维出发,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从历史思维出发,把经济社会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贯通起来认识和思考,全面把握成就、问题、经验和教训;从辩证思维出发,在坚持全国一盘棋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积极性;从系统思维出发,综合考虑政治和经济、当前和长远、物质和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全面谋划经济社会发展这一系统工程;从创新思维出发,正确认识高质量发展要靠创新,充分调动人民的创新积极性;从法治思维出发,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运用法治方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从底线思维出发,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和安全有机统一的发展。(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当前:A3版(2023年03月02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