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高平市:构建“全天候零距离”基层治理体系
李志强 赵娟

 

    近年来,山西省高平市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各方力量,突出网格化、智能化、社会化建设,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实现服务群众“全天候”,联系群众“零距离”。

    突出“网格化”

    精细服务延伸到基层末梢

    高平市按照“做实数据,优化流程,精确防范,精准考核”的思路,全力推进“多网合一、一网统筹”,加强“全科网格”建设,实现网格全覆盖,形成了基层治理“一张网”工作格局。

    支部建设“实体化”。每个网格设立1个党支部或党小组,党员全部编入网格党组织,构建“行政村(社区)党支部(总支、党委)—网格(村民小组或居民小区)党小组(党支部)—党员联系户”的村(社区)党组织体系。目前已成立547个网格党组织,其中党支部297个,党小组250个,小区党群服务驿站11个,编入网格党组织的党员有21347名。

    服务事项“一站化”。15个乡镇(街道)334个村(社区)将乡镇执法、信访、环保等部门纳入“全科网格”,将驻地单位、商圈楼宇等“兜进”社区网格,优化市、乡、村三级综治中心的网格管理平台和分流处置平台,实现了网格“办小事、报大事”和部门“办实事、解难事”有效衔接。

    事件处置“高效化”。加强对全市737名网格员、3271名微网格员的教育管理,聚焦“疫情防控、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生态环保、风险排查”五个重点,做到“地上有格,格里有人,肩上有责,事有人办”,将网格延伸到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突出“智能化”

    精准服务覆盖到民生事项

    高平市将大数据应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整合归集,破解基层普遍存在的“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的治理难题,打造山西省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高平样本”。

    全域治理“一网通”。开发数字乡村APP、小程序、智慧农业等微端应用,与“精卫无人机飞行中队”、智慧农业设施等终端共享数据,全天候开展“天上看、网上管、地上查”执法巡查、现代农业生产检测。对全市45万人开展基础信息采集,全部建立“平安档案”并进行分类,做到“户户有档案,人人有资料”。同时,上线“高效办”APP,打造“一网通办”的“24小时不打烊政府”,实现“单兵作战”向“联勤联动”转变,做到基层事务全面掌握,群众意见即时反馈,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办成事。

    政务服务“网上办”。探索“不见面审批”政务服务,在乡镇(街道)设立15个便民服务中心,安装政务服务一体机,在村(社区)设立340个服务站点。全面启动“乡镇(街道)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将8项便民服务事项下放基层,将涉及民生职能部门的49项服务事项、241项审批事项植入网格系统,持续完善市乡村一体化的三级政务服务体系。配置专人服务管理,引入社会组织,完善自助服务,开展代办业务,形成“有事找支部、办事到村(社区)、顶多跑一次”的政务服务格局。

    群众意见“线上提”。全市一体贯通“一张网格管治理、一个平台管调度、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打破数据壁垒,全面推进“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全程闭环运行”,做到基层事务全面掌握,群众意见即时反馈。此外,鼓励村(社区)智能办事提档升级,南城街街道北陈村开发“联通数村”APP,北城街街道兰花社区积极探索“智慧社区”建设,以数字化手段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便利的现代化、智慧化生活环境,实行“上报—梳理—交办—督办—公示—评价”闭环式管理、全流程跟踪,打通城市精细化治理“最后一公里”。

   突出“社会化”

    精心服务吸引到多方参与

    高平市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加强机制平台建设,调动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基层治理整体效应。鼓励群众积极参与自治,坚持民事民议,有事好商量、大家来出力,由过去的被动接受管理转变为主动自我管理,涌现出像马村镇民主议事“小板凳”、米山镇勾要村民生民事调解平台等基层治理亮点。

    坚持群防群治。推动楼栋网格化治理,组建志愿服务队同防疫、调纠纷、保稳定;坚持共建共享,通过民主协商制定村规民约,将村级事务和村民权责细化为具体条款,实行量化考核、星级评定,与村集体收入分配挂钩。

    借助社会力量提高治理效能。基层治理不仅事关政府的事、群众的事,也是社会的事,高平市借助多元群体壮大治理力量。在乡镇、村开展机关市直单位包联,实施村企联建,积极引导各类活动团队由“自益型”向“公益型”转变,突出抓好为老、为少、为残等服务,有效解决资金问题,扎实开展纠纷调解、健康养老、公益慈善、防灾减灾、文体娱乐、邻里互助、农村生产技术服务等活动。在街道社区,推行社区“两委”成员和物管会主任、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加强对物管会人选把关,成员中党员比例不低于50%。组织、动员社区“两代表一委员”、群众代表发挥作用,带动989名社区居民党员、158名流动党员、970名离退休党员及4500名在职党员参与治理。

    补链扩容吸引新就业群体融入。通过“单独组建、区域统建、联合组建”等方式,加强行业与属地联动,推动党的组织、党的工作全覆盖。160名“两新”组织党员到27个城市社区完成报到,形成“以服务换服务、以服务促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模式。

 

当前:B3版(2023年03月02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