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夏州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综述
昔日坑坑洼洼的泥土路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水泥村道,曾经堆满垃圾的荒地摇身一变成了小公园、小广场,干净整洁的住房、明亮醒目的门牌、赏心悦目的绿植……这样的好风景,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乡镇随处可见,这是临夏州在深入推进文明村镇创建提质行动中取得明显成效的生动呈现。
打造宜居环境,创建文明村镇。排排房屋整齐划一,路边的车辆停放有序、公益宣传标语随处可见、多彩的文化墙扮靓村庄……作为省级文明乡镇,近年来,临夏县先锋乡持续深化文明村镇创建,努力建设乡风文明、产业兴旺、治理有效、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提升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先锋乡在各村醒目位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宣传等内容进行宣传,并开展“优秀网格员”“党员模范”评选活动,培育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日子一天天富裕了,百姓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热切,创建文明村镇不是为了一块牌子,而是将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村民,让村民生活得更舒心、更安宁、更幸福。”先锋乡党委副书记李赐成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文明创建示范典型和特色品牌,带动向上向善的文明风尚更加浓厚。
深化移风易俗,推进乡风文明新风尚。“红白理事会,为民办实事。事前不吃请,事后不贪杯。办事倡节俭,处处反浪费。”2月14日,在永靖县刘家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好日子大家唱”文艺志愿者正在演唱花儿《新事新办》,他们准备参加“花儿临夏·在河之州”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刘家峡镇的苏强胜老人从县文化局退休后,组织附近村镇的民间文艺爱好者,成立了刘家峡镇“乡音”歌唱团,“好日子大家唱”是“乡音”歌唱团自发开展的一项志愿服务活动,引领群众唱出美好生活,传播新时代文明新风。“不能富了口袋、贫了脑袋”,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殷切期盼,近年来,永靖县坚持“送文化”和“种文化”相结合,统筹农村文化服务设施阵地建设,加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让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全面开花、多姿多彩。在和政县松鸣镇狼土泉村,村规民约成为该村推进移风易俗、提升村民文明素养的有效助力。过去,各种宴请名目繁多,人情往来不堪重负。“幸亏前年县里出台移风易俗政策,村里广泛推行,‘人情债’的恶性循环终于画上了句号。”狼土泉村村支书王志龙说,按照县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的要求,村里所有党员干部签了承诺书,带头转变风气。
志愿服务全覆盖,助力文明创建。在积石山县郭干乡酸梨树村,每天下午5时,饭菜的诱人香味都会准时弥漫开来。92岁的曹腊梅如往常一样和其他老人一起慢悠悠地走到“慈孝食堂”,宽敞的餐厅里,饭菜已经摆上桌。“没想到还能在村里吃上食堂。”老人笑着说。2021年12月,投资30多万元的酸梨树村“慈孝食堂”建成运行。“村里留守老人多,70岁以上的就有65名,‘吃什么’对他们来说是个大问题,我们村成立了敬老爱老志愿服务队,每天提供一日两餐,每餐都荤素搭配。”酸梨树村“慈孝食堂”负责人张希英说。康乐县八松乡八松村的理论政策志愿服务宣讲队伍,利用乡镇文化站、村级文化广场等场所,开展理论宣讲活动,形成基层理论宣讲网络,推动理论宣讲志愿服务常态化。
开展文明实践,助推乡村振兴。在东乡县布塄沟村史馆里,小小讲解员精神饱满,她说:“布楞沟村的村民们以前既盼水又怕水,因为一下雨,这条黄土路就变成了泥泞路,非常难走。而如今家家户户都通了自来水,我们再也不用去几十公里以外驮水吃啦!”她脸上洋溢着的幸福的笑容,让人深刻感受到布楞沟村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年来,布楞沟村充分发挥村史馆、民俗体验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电影课堂等作用,扎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化,让布楞沟村成为展示东乡脱贫攻坚成果和新时代东乡形象的窗口,为更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凝聚发展合力和精神力量。临夏县尹集镇着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推进农家书屋建设,各村小学等利用村文化馆、农家书屋等文化资源和阵地开展阅读分享活动,为学生、家长等打通读书通道,让书香浸润每一个家庭,使阅读延伸到全镇每一个角落,让乡村流溢书香,进一步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近年来,临夏州扎实推动文明村镇创建提质增效,不断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截至目前,全州共创建全国文明村镇9个、省级文明村镇36个、省级文明社区14个。站在新起点上,临夏州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化文明村镇创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文明新风劲吹临夏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