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乐山市中区:跑进乡村振兴“新赛道”
宋雪

 

    日前,乐山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市乡村振兴发展拉练工作会议召开,市中区获评为2022年乐山市创建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市作出突出贡献的县(市、区),并在2022年度乐山市乡村振兴先进乡镇、示范村等多个获奖名单“榜上有名”。

    一张张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市中区瞄准目标、铿锵前行的步伐。

    过去一年来,市中区认真贯彻省委、市委关于深化城乡融合发展综合改革的部署要求,依托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发达交通运输网络和数千万级游客流量等优势,将城乡融合协调发展作为市中区现代化建设、推进乡村振兴的首要路径,用好用活“农业+”,让美丽愿景一步步变成现实。

    产业联动 特色园区提质增效

    暖春时节,走进市中区平兴镇,一座座农家小院窗明几净,一条条产业道路平坦整洁。放眼望去,金黄的油菜花竞相绽放,整齐规划的试验田连着温室大棚,旁边矗立着一栋崭新的大楼。“这就是新建成的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也是嘉州现代种业园区的‘核心’。”平兴镇工作人员告诉笔者。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

    市中区将现代农业种业发展摆在首要位置,明确种业园区发展思路,以平兴镇为核心,辐射苏稽镇、水口镇,规划面积约5万亩、计划投资30亿元,加快建设嘉州现代种业园区“一核一环三区”,即围绕一个种业核心,打造一条农旅融合产业环线,布局创新、示范、拓展三个功能片区。

    “平兴镇是市农科院的传统科研基地,在种质资源、制种历史、科研力量等方面有基础,发展有底气。”平兴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毛玉峰告诉笔者,2022年,市中区围绕平兴镇,启动了以种业研发、育种科研等为重点的创新区建设。目前,1400平方米的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落成,生物技术实验室、育种科研基地、现代化智能温室育种大棚等建成投用。而在不远处的滑石村,占地2000余亩的白象谷种业繁育和科普研学基地,还布局了杂柑育种区、彩花油菜区等18个育种园区和白象谷田园综合体,串联带动周边研学基地、茶社庭院及种养循环产业融合发展。

    近年来,市中区因地制宜,全面推行“农业+文旅”融合发展模式,依托特色农业,建成水产、粮油、畜牧、茶叶、农文旅融合五大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田园观光、农耕体验、科普教育、研学采摘等衍生产业。

    2022年,市中区城镇化率75.06%,农业总产值63.8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35元,并于当年成功创建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

    全域统筹 城乡融合嘉州先行

    在市中区牟子镇,曾经的苏坪村江心岛古儿坝,已经成为嘉州香葱现代产业园区的“核心区”,走出党建引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特色振兴路径。

    在全福街道,全省首个千亿级川菜预制菜产业园区即将建成投运,园区规划占地1600亩,以乐山特色美食为核心,分为肉制品、小吃、调味品、米面制品以及配套商业5个功能组团,建成后预计年产值1000亿元……

    如今,按照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和市委“深化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综合改革”决策部署,市中区正加快建设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大力实施“四大融合行动”,争创省级城乡融合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县。

    目标明确,路径清晰——

    实施产业联动促融合行动,发展“农业+食品加工”“农业+文化旅游”“农业+商贸物流”,建设5个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园区;实施基础建设促融合行动,构建“城市、集镇、农村”规划衔接、一体建设格局,改造升级路水电气信防等农村“六网”,力争年内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0%,力争5G网络场镇全覆盖;实施服务共享促融合行动,加快农村医疗教育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农村物流体系,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优化农村创业就业环境,助推乡村产业发展;实施城乡共治促融合行动,提升城乡治理水平,巩固城乡环境整治成果,加强城乡文明建设,力争年内创建59个文明镇村。

当前:B1版(2023年03月14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