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不断把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杨善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党执政就是要为民造福。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把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倾听人民心声。“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以百姓心为心’,倾听人民心声,汲取人民智慧,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我们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认真倾听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以忠诚之心践行党的宗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难所盼,不断造福人民群众;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畅通一线心声、一线实情的表达渠道;弘扬实事求是作风,加强调查研究,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充分了解掌握群众意愿、困难和问题,确保识民情、接地气,切实解民忧、暖民心。

    紧紧依靠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新时代,党紧紧依靠人民,坚持最大限度把各阶层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共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交出了载入史册的优异答卷。为民造福要始终坚持一切依靠人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让亿万人民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主人翁、生力军,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衡量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准,推动为民造福事业在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不断发展,永葆生机和活力。

    始终为民谋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要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为老百姓谋利益,带老百姓奔好日子。”我们党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坚持把造福人民作为最大政绩,把为老百姓办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焦裕禄在兰考把几乎所有时间都用在带领干部群众锁风沙、战旱涝、兴水利、谋民福上,孔繁森在雪域高原跋涉数万公里摸索发展之策,杨善洲用20多年造就莽莽林海惠及群众……一批又一批党的优秀干部,用一件件为民造福的好事实事,践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踏上新征程,把为民造福落到实处,就要坚持正确政绩观,尊重客观实际和群众需求,多做为民造福的好事实事,不断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作者系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党委书记)

 

当前:A3版(2023年03月16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