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七旬老人学雷锋的一天
——记60年坚持学雷锋的安徽“马鞍山好人”吴祥禄
孙园  崔静

 

    “一日三餐,带娃遛弯”是大多数退休老人的生活写照。吴祥禄,一位75岁坚持60年学雷锋的“马鞍山好人”,他每天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让我们跟随他的脚步记录他的2月28日——平常而又充实的一天。

    清晨5点45分

    “该上岗了,孩子们的安全是天大的事”

    清晨,吴祥禄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马鞍山市湖东路二小门口的“好人岗”,身着志愿者“红马甲”,头戴“小红帽”,左手拿着小喇叭,右手拿着小红旗,走向校门口的非机动车道,“该上岗了,孩子们的安全是天大的事”,开始了护送学生过马路的工作。

    只见他一边用小红旗指挥着过往车辆,一边手持电动小喇叭,身体当作隔离带,为孩子们让出一条安全而温馨的绿色通道。过往的家长们纷纷称赞说:“过去孩子过马路上学都是提心吊胆,现在有好人志愿者为我们守护孩子,我们放心了。”在吴祥禄的影响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护学岗,每天早中晚守护着孩子们安全过马路。

    湖东路二小地处城市主干道和商业区,早高峰时间车辆川流不息,影响学生们穿过斑马线上学。一年前,路过此处的吴老看到弱小的孩子们想过马路又不敢过的窘况非常心疼,此后不论刮风下雨,他都早早来到校门口,护送孩子们上学。哪怕偶有不舒服,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他都坚持上岗。

    上午9点30分

    “从头学起,要干出个样子”

    护学结束,笔者跟着吴祥禄来到当涂县乌溪镇七房村。这里有着“中华蟹苗第一村”美誉,水体的质量决定着蟹苗的品质,吴祥禄这次来是为了指导水体清淤、水体开发,推进生态养殖。蟹塘边,吴祥禄仔细考察了塘底淤泥和水质,向村民传授了农村水土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现场提出了提升水质的实用建议。

    吴祥禄并不是专业出身,他关注生态环境就是凭着内心的一份热忱和执着。他自学清淤技术,向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李保国请教相关信息,整天裹在淤泥里,风里来雨里去。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摸索出了改善农村农民生活生产环境的“底洁水清田肥禾壮”实用技术,研究发明了“一种潜水升降式清淤船”专利。他表示,“从头学起,要干出个样子。”

    中午1点

    “冰水浸透棉袄可真冷啊”

    从七房村离开,吴祥禄准备去看望自己帮扶过的困难户。路过护河大桥时,他的朋友池炳根说:“老吴从小就是活雷锋,他就在这条河里救过一个落水儿童。”

    那是1966年寒冬腊月的一个早晨,当涂县护河小学的一个学生在教室后面一处结了厚厚一层冰的水塘水面玩耍时,冰面突然开裂,该学生落入冰水中,同学们吓得连连惊呼。当时只有18岁的吴祥禄听到呼救后,没顾上脱衣服,一头扎进冰水里,抓住溺水同学的棉袄,历时七八分钟,终于将落水小同学带到岸边。

    棉袄湿透,冻得浑身颤抖的吴祥禄赶忙往家跑,急着换衣服。他沿着田埂小路跌跌撞撞十几分钟才跑回家,回到家后高烧了三天三夜。回忆起来,吴祥禄至今还记得那种冻僵的感觉,“冰水浸透棉袄可真冷啊!”之后的岁月里,吴祥禄先后6次在关键时刻挽救了8个人的生命。

    面对病残等弱势群体,吴祥禄总是竭尽全力帮扶,每年都用自己和老伴省吃俭用结余下的退休金慰问困难户。多年来,吴祥禄坚持走在扶弱助残公益道路上,累计帮扶了200多户困难户。

    下午3点

    “看到需要帮助的人,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就是传承雷锋精神”

    看望过困难户后,吴祥禄来到了马鞍山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为同学们做了一场精彩的“传承雷锋精神,做新时代好少年”主题演讲。

    结合自身的经历,吴祥禄深有感触地说:“雷锋精神离我们并不远,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看到需要帮助的人,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就是传承雷锋精神。”实验小学教育集团501班张梓妍同学说:“听了吴爷爷讲述,我知道了做好事并不难,我要学习雷锋精神,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多年来,吴祥禄弘扬雷锋精神主题演讲,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累计开展200余场。

    “一辈子”精神,是一种意志、一种品格,更是一种境界。吴祥禄1965年被评为当涂县“学雷锋积极分子”,2010年获“中国好人”提名奖,60多年间身后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吴祥禄说:“我的一生就是时时以雷锋事迹对照自己,多做好事,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更大的作用。”

当前:2版(2023年03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