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坚持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贯穿于基层治理全过程,以“党建引领 精治红山”为理念,搭建集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治理平台,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树牢一个核心
绘制城市党建同心圆
红山区在加快推进基层治理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区委书记主动认领书记项目领衔破题,区委常委会每年2次专题研究基层治理工作,并先后出台了网格化治理、红色物业等6方面工作方案,构建起要素完备、务实管用的制度体系,高位推动基层治理工作持续增效。该区着眼增强街道统筹协调功能,积极做好街道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调整优化工作,推动区直部门10项职能下放,赋予街道党工委更多“话语权”,组建11个街道“大工委”,62个社区“联合党委”,吸纳辖区内111个党组织有效参与,统筹辖区内各类资源和力量,共同抓好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工作。
为加强小区楼栋党建激活神经末梢,他们将小区在职、退休、流动党员全部编入治理团队,设置党员责任区373个,确定党员联系户37742户,推选党员楼栋长616名,充分发挥党员在基层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共同参与的“四方”共议机制,协调解决矛盾问题2400余件,实现大事共商、实事共办、难事共解。
构建三个体系
织密城市党建守护网
红山区聚焦重点难点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系统化、制度化理念,最大限度增强势能动能,汇聚各方合力,推动党建工作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
构建网格精细化治理体系。严格落实自治区《北疆红色网格治理服务工作指南(试行)》,坚持“全域覆盖、无缝衔接”的原则,按照常住居民300至500户标准,重新设置“全科网格”475个,同步成立网格党支部和党小组595个,实现了党组织对基层治理网的全覆盖。
构建智慧化管理体系。依托蒙东云计算大数据资源优势和自治区“党群连心桥”平台,将网格内各类信息进行数据采集和统一编码,形成人、地、事、物、组织等数据全覆盖的社会治理信息资源库,打破部门“信息孤岛”。
构建多元共治体系。以网格治理团队为基础,组建暖心服务小分队538支,为居民提供各类暖心便民服务2000余次。常态化开展在职党员“双报到”活动,3884名在职党员进村、社区开展服务活动654次。创新开展“红色物业”创建工作,物业企业与社区“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探索社区、物业服务用房共用,扩展为民服务阵地空间,目前10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已与物业企业“合署办公”,切实将党群服务延伸到了群众身边。
围绕三个要素
增强城市党建硬支撑
建设专业基层治理团队。为全面提升网格治理效能,红山区推行社区工作者担任专职网格员制度,按照网格工作实际需求,新招录专职网格员251名,并将562名专职网格员全部纳入社工职业管理体系,大专学历以上占比达96%,网格员队伍更加稳定。按照“区级统筹,镇街兜底”的原则,每年网格员接受集中培训不少于24学时,推行“老带新”培养模式,制定完善网格员考核管理办法,基层治理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不断加强。
加强党群服务阵地建设。打造“1+13+89+N”党群服务体系,高标准建设区级党群服务中心,整体涵盖了党建引领、综治指挥、统战工作、文明实践、政务服务和网格管理“五中心一平台”。13个镇街党群服务中心全部提档升级,89个社区(农村)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向网格服务站延伸,实现了资源上下贯通、联动共享。
足额保障各项工作经费。建立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社会资金多方参与的经费保障机制,将社区办公、党员活动、为民服务等各项社区工作经费全部纳入区级财政预算,每年足额下拨各项经费2000余万元,为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提供了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