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雷锋精神“活”起来、“传”下去
——青海格尔木志愿者与高原美丽城市“双向奔赴”
旦正措

 

    清晨的阳光照在高原美丽城市中心广场上印有“自信自强 守正创新 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内容的公益性户外广告上,青海省格尔木市掀起一股学雷锋的热潮,雷锋精神在这片高原美丽城市“活”起来、“传”下去。

    60年前,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从此,雷锋的名字被写在春天里,雷锋精神广播在祖国大地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习雷锋精神,就要把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融入日常的工作生活,在自己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要不断发展壮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多年来,格尔木市上下深入学习雷锋精神,自觉把雷锋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固化于制,不断壮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他们中有帮助生活困难村民垫付住院费的党的二十大代表巴才洛,有17年默默献血45次的“热血”出租车司机熊增贵,还有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格尔木爱心车队、博爱巷社区六色志愿服务队等志愿服务组织,“存好心、做好事、当好人”逐渐从个人的自发行为,转化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雷锋精神正在这座美丽高原城市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改变与被改变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伴随着童稚而又响亮的演唱,一首《学习雷锋好榜样》引起在场所有人的共鸣,大家纷纷加入合唱。

    3月5日,由格尔木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团市委联合举办的2023年格尔木市学习雷锋志愿服务集中示范活动拉开序幕。此次活动以助力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各志愿服务队就地摆起“地摊”,开展青少年维权、消费者权益保障、网络安全宣传、“零灵发”灵活就业推广等志愿服务活动“大集”。

    “老爸在现场量了血压、血糖,又理了发,我咨询了社保问题,女儿学会了制作环保小笔筒……”在志愿服务现场,居民张征说,每个月市民都能享受到这样的志愿服务,让“家门口的志愿服务”成为常态、深入人心。

    “雷锋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一个重要坐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要发挥党政机关、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的作用,突出示范带动,做好部门联动,资源整合推动,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不断深入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便利化,实现志愿服务出圈出彩。”该市文明办负责人说。

    驻足街头,电动车一车一盔、规范行驶,机动车有序通行、礼让行人;置身市井,叫卖声此起彼伏,烟火气温暖弥漫;流连社区村落,老党员为社区学生讲雷锋故事,青少年到独居老人家中读《雷锋日记》,两新组织“加盟”提供义诊、义剪;昆仑路街道、黄河路街道、金锋路街道等5个街道的党员、居民、学生、志愿者义务为他人送服务、送关爱,上演了温暖的“双向奔赴”。

    “小熊啊,你又来啦,这几年可没少麻烦你啊!”在博爱巷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手把手教老人们剪纸。多年来,博爱巷社区白色志愿服务队志愿者熊小花经常参加帮扶孤寡老人、助力公益救援等志愿服务。“一天为别人这么忙活,图个啥?” 熊小花常年提供志愿服务,难免有人不解。她总是笑着说:“我能为大伙做点儿力所能及的事儿,心里感觉踏实、舒坦。”

    像熊小花一样,格尔木全市还有众多志愿者全年无歇。

    在此基础上,市委、市政府积极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建立道德模范、好人选拔机制,广泛宣传葛军、巴才洛等享誉全国的模范事迹,让大家行有方向、赶有目标。同时,完善激励嘉许回馈制度,建成爱心超市、“家风银行”等激励回馈场所,吸引广大群众积极投身文明实践。

    在雷锋精神指引下,全市累计发展332支志愿服务队伍,拥有3万余名志愿者,涌现出1个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

    需要与被需要

    “老乡们,我们给大家带来了最新的惠农政策。”听到声音,村民们纷纷聚集了起来。

    “有哪些对老百姓最贴近的惠农政策?”“农民增收方面,中央一号文件怎么说?”“二氨肥料能不能帮我们找渠道?”在田间地头的宣讲现场,村民向宣讲员提出关心的问题。

    连日来,全国文明村镇大格勒乡各个村的田间地头、村民家中、村文化活动室,到处都有志愿服务宣讲队成员的身影。村民王克祥说:“这些年,通过种植枸杞提高家庭收入了,如今呀,国家的惠民政策越来越好,村里人居环境、空气质量、管理也都越来越好。”

    基层宣讲是打通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渠道。在格尔木市,由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基层党组织书记、青年志愿者、先进模范等组成的“文艺轻骑兵”“常青树”,聚村头、进地头、坐炕头,通过庭院会、板凳会、田间会,开展一场场别出心裁的志愿服务宣讲,摆脱了刻板的灌输形式,让基层理论宣讲的声音变得格外动听。

    初春的午后,阳光和煦。河西街道的居民们吃完饭,拿着小马扎结伴来到文明实践长廊里,等待着宣讲团成员来“传经送宝”。“退休后,我特别注重养生保健,经常买些保健品吃。今天听了法官的宣传,让我明白那些能治百病的‘保健品’都不能信。现在诈骗花样真是太多了……”3月5日,听了格尔木市人民法院防范养老诈骗知识讲解后,市民李山青有些感慨。

    不仅仅在“学雷锋纪念日”,每个周末,河西街道都会邀请检察院的干警“进社区、送上门”开展防范养老诈骗志愿服务活动,努力提高老年人防范养老诈骗意识,全力守护好老年群众养老的“钱袋子”,河西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张晶晶介绍道。

    理论宣讲接地气、志愿服务聚人气、移风易俗改风气……格尔木市46支志愿服务宣讲队伍争先锋、做表率,深入社区楼院、迈入田间地头,新时代文明实践悄然无声地融入千家万户,一个个生动的文明实践场景让文明新风吹遍大街小巷。

    这只是该市志愿服务宣讲队和高原美丽城市“双向奔赴”的一个缩影。

    温暖与被温暖

    在格尔木市众多志愿者中,有这样一位老人,常年一只手提着布袋、另一只手拿着抹布,在大街小巷擦拭着垃圾箱、公交站牌……至今已经风雨无阻地坚持了7年。他叫昂清,今年77岁,是青藏公路分局那曲公路段的一名养路退休工人。2022年,被青海省文明办授予2021年度青海省岗位学雷锋标兵。

    不仅自己做公益,昂清还带领儿子、儿媳等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他说:“我现在这么好的日子就是党和政府给予的,我想用养路工人的方式回报党和人民,但只有一个人奉献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影响周围更多的人!”

    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群人温暖一座城。在格尔木,志愿服务已经形成“磁场”效应,成为推动城市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

    “关爱老人,免费发放药品等公益活动开始了!” 3月3日,在黄河源昆仑社区,一张大红纸贴在社区公示栏,老人们围过来连连称赞。西藏路街道联合某部队官兵深入曲麻莱县驻格尔木黄河源昆仑社区为社区老人们测量血压,讲解预防高血压、慢性病的注意事项,老人们频频为这群军营来的“活雷锋”点赞。居民尕才仁看到官兵及社区志愿者忙碌的身影,啧啧称赞;在长江源民族学校,部队官兵通过讲雷锋故事、学国防知识、唱雷锋歌曲等形式,把雷锋的高尚品格、崇高境界、人格魅力传递给每一位师生,并为两名困难家庭学生进行捐资助学、送去学习用品。学生永吉措毛说:“今天好多解放军叔叔教会我们唱雷锋歌,以后我要好好学习,像雷锋叔叔一样帮助别人”。

    这只是“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创新工作中的一个小小剪影,这种创新模式已经成为社区治理的“好帮手”。

    “请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行车安全。”上下班高峰时,在市区的交通路口上,“红马甲”志愿者们对行人的善意提醒,让交通井然有序;“大娘,您的被褥该拆洗了,我们这掐着时间就过来了。”在孤寡老人家中,志愿者们打扫卫生,帮老人理发洗衣,送去米面粮油,陪着聊聊家常,让老人内心温暖无比……如今,行走在格尔木的大街小巷,志愿者开展服务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或是在公园捡垃圾,抑或是为困境青少年进行课业辅导、温情陪伴,将志愿服务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上演感人的“双向奔赴”,正成为该市践行雷锋精神的生动注脚。

    英名因传承而不朽,丰碑在奋进中永驻。

    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如今,在格尔木,一场场鲜活生动的文明实践活动融入百姓生活,一处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串珠成链,让文明新风“吹起来”,雷锋精神 “活”起来、“传”下去。

当前:B4版(2023年03月21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