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信仰
有理想追求,不过度逐利
王坤

 

    “自媒体”是网络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说到底,它们是做精神产品的,必然承载着某些精神的东西,即道德观、价值观、思想理念、情感倾向等,它们发布的内容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网民的精神世界。这便对“自媒体”提出一个高要求:要像新闻人那样做一个有信仰的人,坚守职业操守,坚持传播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主旋律,注重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精神导向。“自媒体”从业者只有做一名有信仰、有担当的信息传播者,生产出能彰显信仰之美、职业之美的“自媒体”产品,才能成为广大网民欢迎的从业者。

    “自媒体”从业者,需保持一颗营造良好网络舆论环境的事业心,不断追求真善美。不仅要有正确的思想认知,还要脚踏实地,用心用情记录最美的社会实践、讲述最美的群众故事,用精神之美彰显信仰之美,这样才能出新出彩、走得更高更远。“自媒体”行业不乏成功案例,它们之所以能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根本原因还在于有格局、有理想、有追求,既有现实的温度,又有信仰的高度。每位“自媒体”从业者都应从事业初心出发,保持精神信仰定力,创造更多高质量精神产品,为信息传播、正能量传递聚智助力。

    落实在行动上,“自媒体”在“以内容为王”时,必须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以优质内容和良好声誉在互联网立足。换言之,推出作品时不能太过随意,落入收割流量等俗套;不能投机取巧,一味靠包装、热点炒作等来吸引粉丝,带偏网络信息传播节奏,损害网络公信力,而是要力求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目的单纯,去伪存真,明辨是非,引领社会新风尚。

    最关键的是,正因“自媒体”是做精神产品的,不能“经济利益至上”。“自媒体”是市场化的产物,有着天然的逐利冲动。然而,在纯粹的利益驱使下,“自媒体”很容易丢失本心,其作品内容极可能出现虚假离奇、炒作社会热点事件、摆拍视频博流量等不良倾向,污染网络环境,注定行之不远。故而“自媒体”要摒弃“经济利益至上”的不良心态,多涵养公益公利之心,多一点奉献之情。在选择内容题材等方面应严格把关,不能紧盯眼前利益,表现过于激进,不能破坏网络生态,带偏大众认知。

    “自媒体”虽为市场化的产物,但逐利不是唯一目标,有新闻人一般的信息传播信仰,有理想追求,才是立足之本。因此,要主动承担信息传播、思想启迪、精神导航的光荣使命,真正让自己成为传递社会正能量、引领社会新风尚的“扬声器”。

当前:B4版(2023年03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