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凤阳县:“小曲”赶大集,传承不停歇
罗宝  陈友田

 

    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老苏赶集”文化志愿服务队以“赶大集”形式,常年送戏下乡,获评安徽省“月评十佳”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

    3月15日下午,凤阳县府城镇楼东社区鼓楼广场人头攒动、曲声阵阵,“老苏赶集唱大戏 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专场文艺演出在这里举行,悠扬的小曲伴着群众的掌声、欢笑声,久久回荡在广场上空。

    “今天是我们团队第五次举办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专场文艺演出,每次演出,都有很多人看,效果很好。”凤阳县“老苏赶集”文化志愿服务队队长苏汉领说。

    赶集下乡,送上“文化大餐”

    今年78岁的苏汉领是凤阳县百货大楼退休职工。2012年春天,他在社区广场散步,看到一群人围着一个老艺人听唱戏。小戏唱到精彩处,群众喝彩声不断。老苏年轻时曾在农村搞过文艺宣传,此情此景,一下子勾起当年的美好回忆。

    一连几天,老苏都在想,许多群众都喜欢民间戏曲,但会唱的人越来越少,如果把会唱戏的民间艺人组织起来,编排、传承民间小戏,为群众义务演出,该有多好啊!

    想到就做!他从城里到农村,一个一个找,把身怀绝技的民歌传承人、戏剧爱好者以及退休文化干部等80余人请来,成立了“老苏赶集”文化志愿服务队。演戏需要设备,老苏就从退休存折中取出5万多元钱,置办了音响设备、乐器、服装等,并把自家客厅腾出来排练。从此,每逢周二、周四下午,老苏家里就传出了悠扬的戏曲声。

    老苏结合本地凤阳花鼓、花鼓灯、花鼓戏等地方特色艺术,组织创编了各种文艺节目近20个。经过几个月排练,2012年7月,“老苏赶集”文化志愿服务队首场公益演出在楼东社区广场成功举办。

    此后,该文化志愿服务队坚持每两个月至少进行1次公益演出,足迹遍及社区、乡村、敬老院等,弘扬了本地优秀传统文化,唱响了新时代美好生活,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文艺宣讲,传播党的理论

    2017年,党的十九大在北京隆重召开,苏汉领带着队员夜以继日地编剧本、配音乐、选演员。两个月时间,终于创编了一台15个节目的大戏,主题为“老苏赶集唱大戏 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他们马不停蹄地到临淮关镇、殷涧镇、大庙镇东陵村等地演出,唱响了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主旋律。

    2021年,“老苏赶集”文化志愿服务队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主题,在全县各地进行公益演出,营造了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喜庆氛围。

    去年,为了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老苏编排了“喜迎党的二十大”说唱节目,到各地传唱;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老苏带领团队又创作了泗州戏《歌唱党的二十大》等节目,到乡镇、社区开展“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专场演出,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传到十里八乡。

    有人听说团队是义务演出,不但没有收入,还要搭钱进去,就围着老苏要给他捐款,都被老苏拒绝了。“歌唱党、歌唱祖国,是我们每一个文化人的责任,既然是义务演出,我们就不能收费。”为了表示感谢,村民们自发送“活跃社区文化 传承中华美德”等字样的锦旗给志愿服务队。

    宣传好人,激发崇德向善

    2015年6月,苏汉领入选助人为乐“滁州好人”。他在滁州市参加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时,见到了许多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听到了他们的感人事迹。回来后,他就把凤阳本地的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事迹编排成一个个小戏剧,仍然采用“老苏赶集”的方式,在城乡巡回演出,让好人故事走进百姓心里。

    在“老苏赶集”好人曲目中,有泗州戏《不离不弃赵南南》,讲述凤阳籍“中国好人”赵南南与遭遇车祸、高位截瘫的未婚夫不离不弃的感人故事;有河南豫剧《助人为乐潘苗苗》,讲述全国劳动模范、“安徽好人”潘苗苗资助留守儿童和贫困家庭大学生,为边远地区修建道路、桥梁的事迹……“用群众喜爱的地方戏曲来宣传好人,能唤起更多人参与到发现好人、学习好人、争做好人的行列中,学好人做好事,好人越学越多,好事越做越多,人人向上,人人向善,我们的社会就会越来越美好。”苏汉领说。

    在常年演出中,“老苏赶集”文化志愿服务队还开展基层业余文艺骨干辅导,将“送文化”变成“种文化”,培养了一支支扎根城乡基层的宣传文化和文艺演出团队。

 

当前:A3版(2023年04月04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