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曹鸿英,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高级品酒师,中国首席品酒师,国家级白酒评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506勾调车间、酒体设计中心主任。41年来,她深耕白酒勾调技术行业,做好“传帮带”,为白酒产业的进步贡献力量。3月1日,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三八红旗手、轻工“大国工匠”等荣誉的曹鸿英再获殊荣,当选第三届“中国酿酒大师”。
走进位于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的五粮液产业园区,空气中四处弥漫的酒香味在暖风的吹送下更加浓郁,一座中式四合院的大门上挂着酒体设计中心的门牌。这座清新雅致的院子,便是曹鸿英工作的地方。刚刚结束一场新学员筛选考试的曹鸿英,带着浅笑接受了笔者的采访。
初入酒业心存壮志
1982年,曹鸿英与朋友一起参加五粮液酒厂组织的勾调学员招工考试。当时她只是刚进包装车间的一名新员工,对勾调技术并不了解,但经过嗅觉、味觉、视觉等多重感官测试,天赋出众的她被录取了。“当时有50人参加考试,没想到我居然能够成为入选的4人之一,这确实让我感到十分意外。为了做好这份工作,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好勾调技术。”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曹鸿英的脸上展露出坚定的神情。
白酒酿造历来有“生香靠发酵、提香靠蒸馏、成型靠勾调”的说法,其中的勾调是指在同一类型白酒中,把不同特征、不同个性的酒按不同的比例搭配在一起,使白酒的“色、香、味、格”等达到某种程度上的谐调与平衡,“以酒调酒”,被誉为白酒酿造过程的“点睛之笔”。这项技术,无数人争先学习却又难掌握其精髓,幸运的是,曹鸿英在刚入行时就与中国酿酒行业勾调技术创始人范玉平结缘,范玉平的丰富经验与独到见解,让她学起勾调技术事半功倍。
尽管过去多年,但提起自己当初在范玉平门下学习的情景,曹鸿英仍记忆犹新。“师父平日里话不多,脾气也很好,很少批评人,但要求却很严格。如果工作没有做好,师父就会提醒你,让你不断改进。”虽然人们常说勾调技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范玉平总能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把自己多年的心得教给徒弟。曹鸿英说:“师父的一言一行深深地影响着我,让我明白要把勾调技术学好,专心、细心和耐心缺一不可。”
白酒勾调技术的学习,是一件枯燥又困难的事情。“刚开始的时候是很痛苦的。虽然只是浅尝辄止,但是嘴巴每天都‘泡’在酒里,没多久口腔内就开始脱皮。脱皮之后,酒只要一入口,伤口处就像刀割一般疼,但也只能忍着痛。久而久之,口腔渐渐适应了,就不会再脱皮了。”曹鸿英说,自己也曾感到迷茫,也曾想到过退缩,但每当回想起范玉平的教诲,心中便涌起了干劲儿。
经过数年的刻苦学习,曹鸿英锻炼了敏锐的观察能力,能够感悟到酒与酒的量比关系和相互作用的奥秘,她也越发坚信择一事终一生,追求白酒的极致之美,就是她一生的事业。
多年沉淀勾调芳华
506勾调车间里,一张宽敞的工作台面上,整齐地摆放着100多个小玻璃杯,曹鸿英穿着洁白的工作服端坐桌前。只见她轻轻拿起一个杯子,细细端详着酒的色泽,然后轻轻摇动两下,再放在鼻下小心嗅闻,随即细抿一口,酒从舌尖到滑过舌根,如此来回循环,最后在本子上写下品评意见……这便是曹鸿英每天工作的一部分。“有人帮我计算过,即使每一杯样品酒我只喝进肚子1至2毫升,在我的职业生涯中,也品尝了超过2万斤白酒。”曹鸿英感叹,做好这份工作,必须沉心静气,经过百般努力的练习和毫不停歇的学习。
“我的工作就是面对成千上万的排列组合,与上亿微生物反复‘较量’,在浩瀚如星海的酒体世界中一点儿一点儿地摸索,这样的工作方式,我已经循环往复了41年,但每一天都有新发现。”曹鸿英说,她的职责就是在仅占基础酒万分之一的调味酒中,找到香味组合的最佳“黄金比例”,没有时间和经验的积累,很难做到精益求精,要掌握其中的诀窍,需要的是持久的坚守和自律。
从事勾调行业41年,曹鸿英早已习惯为事业牺牲个人需要。为了保护嗅觉的敏锐,她放弃了化妆品;为了确保味觉的灵敏,她习惯了清淡饮食;为了保证头脑的清醒,她坚持健康的作息。曹鸿英对此并不觉得委屈或遗憾:“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美味佳肴再好,也比不上我勾调出美酒时内心的欣喜和满足。”
每一位勾调师,都要用大半生的时间在脑海中构建一所“味道数据库”,再用“味道数据”,去创造更具个性特点的白酒。曹鸿英始终秉持追求极致、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值得一提的是,曹鸿英还曾作为核心人员参与了列入国家星火计划的计算机勾调专家系统等10余项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其中计算机勾调专家系统开创了我国现代酿酒技术与传统工艺相结合的新局面,填补了国内研究的空白,终结了此前中国白酒风味不稳定的历史。
“透明的一杯酒,对勾调师来说却是流光溢彩的,值得用一生去探索。”曹鸿英说,酒质好坏和勾调密切相关,她要把好产品品质关,不断擦亮“川酒”金字招牌。
匠心深耕质创未来
一路走来,曹鸿英致力于传统技艺的传承与推广,依靠劳模工作室、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五粮液曹鸿英“工匠苗圃”等一大批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并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加强对川酒新生代技术人员培养,引导行业技术人员秉持工匠精神,助力川酒产业品质提升。她还总结历届学员培养经验,大胆探索新的学员培训模式、方法,为企业培养了大量国家级、省级专业技术人才。如今,她带领的勾调团队已经有50位成员,其中有24位国家级白酒评酒评委、20位省级白酒评酒评委。
曹鸿英的徒弟张洁一直跟随她学习勾调技术,在张洁看来,精湛的勾调技术,源于勾调师们长期的钻研和积累,更离不开对匠心的坚守与传承。“师父教的是知识,传的是技术,给的是情怀,延续的是工匠精神。”张洁说,曹鸿英的教导令她终身受益。
深耕白酒酿造41年,曹鸿英深知勾调技术需要时间的积淀和精益求精的探索,但她也明白,目前全行业勾调方面的高端人才还很稀缺,做好“传帮带”工作,与助力中国白酒产业的进步息息相关。“我将发挥专业技术特长,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最大化发挥‘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工作室’的作用,让一大批从业人员成长起来,勾调出更多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的高品质产品。”曹鸿英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