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华池县:聚力文明实践 培育文明新风
董玉

 

    去年以来,甘肃省华池县立足实际,挖掘优势资源,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找准载体阵地,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阵地,紧抓理论宣讲、乡风文明、典型选树、文化惠民等,助推乡风文明向纵深发展。

    理论宣讲点心灯。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创新理论,通过打造“五百千”(50个宣讲示范点、100人宣讲队伍、1000场宣讲活动)总动员“菜单式”理论宣讲模式,创办“南梁大讲堂”“微党课”等宣讲品牌,开展“我学、我讲、我践行”理论宣讲活动,打造理论宣讲“六大课堂”(网上课堂、手机课堂、空中课堂、广场课堂、田间课堂、板凳课堂),举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讲好红色故事”主题宣讲、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优秀“征文微党课”评选表彰等活动,用红色故事讲“大道理”,以“乡土话”传递新思想,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开展各类宣讲活动1200场(次),听众达3.2万人(次)。

    村规民约淳乡风。坚持把村规民约作为基层治理工作的重要抓手,全县15个乡(镇)111个行政村根据各自村情制定完善了村规民约,并以一批家风家训传承基地为示范,通过民俗活动、广场舞比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全面宣传推广,推动形成“一约四会”(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基层自治工作格局,对村(社区)的好人好事进行宣扬激励,对不文明的反面典型予以劝导教育,让村规民约深入人心。五蛟镇杜右手村开设“文明积分”超市,用积分改变习惯、勤劳改变生活、环境提振精神,共建清洁家园的方式,实现了广大群众“从客人到主人、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转变。紫坊畔乡持续开展“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专项行动,倡树“红事新办、白事简办、其他事宜不办”的文明新风,引导群众自觉抵制婚丧陋习。山庄乡编制通俗易懂的“村规民约三字经”“村规民约方言顺口溜”,使村规民约“看得见、有标杆、记得住、能管用”,切实强化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能力。

    典型引领树榜样。始终坚持“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思路,大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新时代好风气,广泛开展“文明家庭”“五星级文明户”“最美华池人”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先后涌现出“中国好人”杜克宽、赵元瑞,甘肃省第八届道德模范谯显明等各级各类先进典型70余名,激励引导广大群众对标先进、共倡新风。打造了“中国好人”赵元瑞文明实践品牌工作室,带动更多人“学好人,说好话,做好事”。南梁镇荔园堡村在村部广场树立“八张榜”,引导群众学习先进典型,凝聚奋进力量。

    文明实践亮品牌。找准载体,打造品牌,创新推出文明实践“南梁大讲堂”“微党课”理论宣讲品牌,成立“南梁之声”宣讲团,积极传播新思想、传递好声音。同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组织理论宣讲团、青年宣讲团等各类宣讲志愿者,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式宣讲志愿服务活动,坚持用“百姓话”讲理论。精心设计谋划,丰富实践内容,组织举办华池县3·5学雷锋新时代文明实践“最美身影”“践行二十大·志愿我先行”集中示范等文明实践品牌活动78场(次)。创新“文明实践+为民解难”我为群众办实事新模式,先后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文明实践活动230余(场)次,帮助群众办实事2000余件。打造了“山庄食用菌科普秀”“南梁革命纪念馆定时免费讲解服务”等特色文明实践项目,组织推荐市级文明实践典型12个,形成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节节有庆典、年年有创新”的工作格局,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和文明指数明显提高。

    文化活动展笑颜。坚持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发挥“百姓舞台”受众面广、参与人数多和群众易于接受的优势,组织创排《南梁颂歌》等大型文艺作品,选送“黄河”“百年巨变话辉煌”两个原创节目参加省市庆祝建党100周年专题文艺晚会。创新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文化进万家”“千台大戏送农村”等文化惠民演出和文化服务活动238场(次);利用传统节日、重要纪念日等时间节点,举办各类文艺晚会、南梁说唱、广场舞、趣味农民运动会等文化体育活动300余场(次),举办以“庆丰收、迎盛会”为主题的“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农民开展玉米、高粱、谷子收获比赛,同步进行“送戏进乡村”文化惠民演出等活动,引导广大群众说唱新时代、表演新风尚、创造新生活,让群众在参与活动中提升文明素养、增强文化自信、获得精神滋养。

当前:B3版(2023年04月04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