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运城市盐湖区雷家坡村:11年暖心餐让养老服务更有爱
裴旭薇 李斌

 

    “味道好,每天不重样,吃得舒服!”说起村里的老年餐厅,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雷家坡村今年85岁的杨万选竖起了大拇指,“70岁以上的老年人都能过来吃饭,每月只要100元,这里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家!”

    杨万选口中的老年餐厅就是雷家坡村老年日间照料中心。2012年9月,雷家坡村建成盐湖区首家日间照料中心,目的就是解决村里老年人的吃饭问题,让子女放心,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幸福。如今,雷家坡的老年餐厅已成了老年人的依靠,连续11年保障村里的老年人吃好暖心餐。

    雷家坡村坚持把传承德孝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日间照料中心,既凝聚了发展力量,又提升了地域形象,受到群众的广泛赞誉。

    钱从哪里来?

    集体经济来兜底

    回忆起日间照料中心开办初期的经历,雷家坡村原党支部副书记姚永计说,“既要让老年人吃得比自家好,又不能过于增加集体和老年人家庭的经济负担,我们要花最少的钱,实现老年人的愿望和期盼。”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与实践,雷家坡村村干部们一起商议,在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该村提出由老年人每人每月交100元,社会爱心人士、爱心企业捐赠一部分,剩下不论多少都由村委会来兜底保障。说到村委会,就不得不提雷家坡村的村集体经济。集体经济看似和德孝村风没有关系,实则伴随着村里德孝氛围的蔚然成风而不断发展壮大。这些年,雷家坡村远近闻名,先后有13家企业被该村的好家风、好村风吸引前来落户,不仅解决了村里200余名富余劳动力就近就业,而且为集体经济作出了突出贡献。如今,雷家坡村的集体经济每年保持在20万余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2万元。

    “我们村每年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安排3万元左右的预算,支持养老事业,弘扬德孝之风。”姚永计介绍说,11年来,尽管物价有所上涨,但老年人每人每月吃饭依旧只收100元。最重要的是,村里还规定,必须由老年人的子女每月按时来交钱,通过这种仪式感进一步增强子女们赡养老年人的责任感。

    “百善孝为先”

    德孝之风根基深

    “炸好的油馍要放在蒸锅里焐一下,这样油馍会更软。”老年餐厅63岁的厨师雷玉芳告诉笔者,自己连续3年在老年餐厅做饭,没有固定的菜单,老年人想吃啥就做啥,更多的时候她会根据采购员买来的菜给老年人变着花样做,“包子、饺子、面条、油馍、拌面菜、卤面,每周不重样,确保老年人吃得舒服。”

    除了村集体经济提供资金保障外,雷家坡村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持续多年运行的另外一个因素,就是村里多年来形成的孝亲敬老的好村风。

    “光有钱还不行,还得有孝老之心。”姚永计说,多年来,雷家坡村从村支书到普通村干部,无一不支持养老事业,把老年人的事儿当成自己家的事儿,尽心尽力解决问题,村干部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为老年人办好事、办实事。

    雷家坡村村民孟来有是盐湖区“十大道德模范”,今年64岁的他总是挂念着老年人,碰到集市上卖油糕的、打饼子的,都会买一些送到老年餐厅,有时候也会买些蔬菜、肉送过去,和老年人聊聊天,谈谈心。村民侯留生也是盐湖区“十大道德模范”,从事家电批发生意的他免费为老年餐厅、厨房和文化活动室安装了空调、电视,每逢中秋、重阳节,他也会买礼物送给村里60岁以上的老年人。村里出嫁的姑娘,回娘家看望自己父母的同时,也会顺带买些肉、菜送到老年餐厅。

    就这样,雷家坡村老年餐厅在德孝文化的沃土中茁壮成长,真正成为老年人的依靠。

   “老年人第二个家”

    功能齐全暖人心

    中午吃饭前,杨万选利用散步的时间,习惯性地到老年餐厅旁的村卫生室量了血压。

    “叔,你血压控制不错,继续坚持,保持饮食清淡就行。”雷家坡村卫生室和老年餐厅一墙之隔,也是村里唯一的卫生室。医生黄春梅对所有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了如指掌,她会根据每个人的情况提出健康建议。黄春梅告诉笔者,村里定期举办健康讲座、义诊等活动,提升老年人的健康意识,老年人得到的关心多,心情好,身心健康就有了保障。

    吃完饭,几个老年人坐在广场西边的椅子上惬意地晒着太阳。“你看,这里有棋牌室、休息室,广场上环境优美,还有健身器材,老年人聚在一起很热闹,我每天早上来,到吃完晚饭才回去,这里相当于我第二个家了!”

    “人心就是生产力,道德就是竞争力”。雷家坡村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既根植于德孝沃土,又是德孝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推动着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让孝亲敬老成为根植于当地村民内心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认同。

 

当前:3版(2023年04月07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