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边小记
钱声广

 

    春意融融,我们走进了一个以“茶马安边”命名的地方——马边。

    在四川乡村文化艺术院筹划“走进彝茶之乡——马边”考察调研采风活动时,我就对马边这个名字充满好奇。相传这里从唐朝起就有了茶的贸易,到宋时逐渐形成了交易市场,至明朝时更是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安边”之策。尽管有如此说,但我还是觉得那时的马边地处边地,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彝茶市场的形成有诸多的困难,形成彝茶文化的条件更是缺乏,我想马边这个名字在历史上也许曾承担过戍边的功能。

    到了马边一了解,果不其然。万历十七年(1589年),大明在此建城时,曾派驻“马边营”,驻扎士兵两千名,目的是守备马湖边境的“边徼之末”,故而称其为马边。从此,开启了中原与西南少数民族之间文化交流交融的先河。

    漫长的历史长河,记录了马边人的筚路蓝缕、峥嵘岁月。近年来,马边根据自身的环境特点,策马扬边,把发展彝茶作为富民的一项重要举措,现有茶园23万亩。如今的马边山川秀丽,清流如玉,民众生活安逸。

    我对有文化底蕴的小城尤为喜欢,往往是住进酒店,行李甫卸,就急着想到处走走。

    春天的边城,抬头所见到处是花团锦簇,生机勃勃。城市虽不大,但依山傍水。它西靠真武山,对岸是莲花山,马边河穿城而过。整座城犹如一幅泼墨山水画,城中有山、有水,城外山水相连。

    趁晚餐前的一个多小时,我沿着马边河随意地走走。马边广场靠河一侧,四川乡村文化旅游节开幕时搭建的商铺,差不多有一公里长。既有卖鞋帽衣服和饰品的,也有卖土特产和地方糕点小吃的,琳琅满目,丰富多彩。来逛商铺的有外地人也有本地人,还有三三两两着彝族服装的青年男女,他们在精挑细选自己喜爱之物。身临其境,让人不由得生出“安逸”一词。

    途中遇一彝家少女,清清秀秀的,一看就是位中学生,手提的塑料袋里装有两本书,想必是刚从书店里买的。只见少女交替着把书拿出来,看看封面后又轻轻地放进手提袋里,看得出她很喜欢这两本书。少女似乎察觉到我在观察她,回过头来报以腼腆的一笑……此时,我又想到了一些柔和的词汇,如婉约、娴雅之类,仿佛和这边城的无限春光交融在一起。

    次日早餐后,我们驱车前往“云上福来”参观考察。福来,是一个彝汉多族群杂居的村落,距离马边县城只有10余公里。该村除了云海青山中的千余亩茶田外,还建有集居住、餐饮、观光、娱乐于一体的卡莎莎乡村度假区。来过这里的人形容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翡翠”之中,感叹其具有娴静优雅、超凡脱俗的气质。

    车在盘山公路上行约30分钟,我们便下车在山道上边走边看。山中不时有云雾腾起,青山如同一团团毛茸茸的绿球,夹带着一阵阵清凉的风扑面而来。常言道,雾里茶山,云雾对茶叶的生长极为有利。正当大家陶醉在这绿云滚滚之中时,不知是谁惊叫一声:“看,那就是情人石!”大家几乎是统一动作,转头回望,只见对面的山崖上有两块岩石,极像是一对情侣在亲昵地说着悄悄话……

    在“云顶福来”参观时,我有意识地和当地媒体一位叫吉时拉根的帅哥攀谈,想从他那里了解到更多的彝文化。他对福来这个地方赞不绝口,称“福来”是一个从蓝天白云上落下来的词,一个从青山绿水间蹦出的词,一个在古老的歌谣和美丽的传说中被无数次礼赞的词。他说,卡莎莎乡村度假区正是以福来独有的天然禀赋、人文历史为根基,以彝文化为灵魂,打造出的一片如世外桃源般的感恩之地……

    时间过得很快,大家都觉得还没有参观尽兴。在返回马边县城的路上,我的脑子里一直回响着吉时拉根给我哼唱的那首歌——《我在福来等你来》,“云雾深处的福来”“茶花飘香的福来”“爱在这里爱开花,情在这里情飞扬,情人石下望一眼,一生一世爱不变”“我在福来等你来,你来你来福就来”……

    多么优美动人的一首歌啊,像情歌,也像感恩的歌,它无疑是马边在推进乡村振兴中谱写的一曲文化振兴的动人乐章。

 

当前:4版(2023年04月07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