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要我分”到“我要分”
——江苏常州市龚家社区垃圾分类见成效
何小伟 蔡晓丹 秋冰

 

    4月4日,笔者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龚家名园小区的广场上看到,一块宣传板上写着各类废品的收购价格:纸类1.2元/公斤、金属2元/公斤、织物1.2元/公斤、塑料1.6元/公斤……小区西门口放着一座干净整洁的蓝色智能垃圾收集站,不时有居民前来投垃圾换积分。

    龚家名园小区第一网格长徐英告诉笔者,小区现在的环境是花了2年多时间管出来的,“现在垃圾实行四分类,对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大家已经分得很好了,但厨余垃圾往往会混在其他垃圾里一起投进垃圾桶。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会及时指出来,让他们注意纠正。”

    龚家社区成立于2009年5月,由原来的龚家村委撤村建居而来,管辖龚家名园小区和9个居民小组,户籍人口2280人,总户数1870户,流动人口5010人。龚家名园是典型的安置小区,小区居民原来都是湖塘陈家、湾里、东升等地的村民,老人和出租户相对较多,他们生活节俭,垃圾分类意识不足,垃圾分类推广工作在这里曾一度止步不前。

    龚家社区副主任姚雯介绍,为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他们把整个社区分成三大网格,党委书记龚文忠任总网格长,各党支部书记任网格长,下设网格组长和网格员,把小区里所有党员、楼道长都集中起来,强化党建引领,将支部建在网格上,把党的建设、为民服务和基层治理三“网”融合,并建立覆盖生活垃圾分类培训员、指导员、志愿者“三支队伍”,每月20日召开垃圾分类议事会议和培训会议,将垃圾分类纳入居民公约,督促、引导居民主动参与生活垃圾管理活动,确保垃圾分类工作高效推动、全民参与。

    同时,社区加强网格化管理,建立了责任包干机制,每幢楼设党员中心户,引导垃圾分类,楼道长每月入户宣传,覆盖38个楼道,达到“一人带一户,一户带一楼,一楼带一片”的效果。小区里既有智能垃圾收集站,又有定期垃圾分类兑换活动,再加上小区居民固有的勤俭节约好习惯,社区把困难化为动力,鼓励居民将废报纸、塑料、金属、玻璃制品等可回收物兑换成实实在在的物质奖励,有效促进了居民从“要我分”到“我要分”的思想转变。

    龚家名园是常州市安置小区实施垃圾分类省级达标小区中的一个典型。2022年,全市建成区新增垃圾分类达标小区301个、农村新增垃圾分类示范村47个,截至2022年底,全市建成区垃圾分类达标小区累计652个,覆盖率达51.5%;生活垃圾日产日清,100%无害化处理。

    今年,市委、市政府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532”发展战略年度重点项目清单,并把《常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列入2023年正式立法项目,将进一步完善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制度保障体系,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四分类”工作。

 

当前:B2版(2023年04月11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