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泸州纳溪区构建统筹城乡发展新格局
工程车来回穿梭,吊装机忙碌作业……日前,在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河东长江大桥施工现场,建设工人抢工期、赶进度,项目现场一派繁忙。
今年,纳溪区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全力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格局,谱写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工业为先 激活发展潜能增动力
宽敞明亮的生产车间,高速运转的自动化生产线……近日,四川泸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忙碌,机器轰鸣。近年来,四川泸天化股份有限公司沿着新农化、新材料、新能源三大战略发展方向,紧抓科技创新,推动企业转型发展,提升工艺控制和产品质量水平。
除老牌化工企业外,在泸州新经济产业生态园,一个个企业铆足干劲抓生产。
智能化生产线高速运转,20余台智能机器人在不同岗位上有条不紊地“忙碌”。“2018年公司实现量产后,每月可生产石英晶体谐振器6000万只以上,一个工人创造的年产值超100万元。”四川明德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强说。
纳溪区编制完成泸州新经济产业生态园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一心两带四片”空间发展格局,重点发展消费体验、电子信息、医教健康、共享平台、绿色低碳五大新经济形态,获得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四川省首个大数据融合发展创新区等殊荣。
随着泸州泸天化化工园区申报认定工作稳步推进,尿素造粒环保升级改造、储氨系统安全升级改造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纳溪区正积蓄动能挖潜力,工业产业跑出“加速度”。
城市蝶变 群众幸福指数节节高
“上下乘坐电梯,智能门禁‘刷脸’开门……”纳溪区永宁街道较场坝社区西研院小区居民李先谈起老旧小区改造后的变化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纳溪区依托智慧指挥部数字平台,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推行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政务,提升城市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建立“街道-社区-居民小组-小区楼栋-居民住户”五级网络治理体系,鼓励区级国有平台公司、社区资产管理公司参与老旧小区管理,破解老旧小区治理难题。同时,高标准做好城市空间规划,高质量推动“现代生态新城”建设。
纳溪区聚力城市建设和产业攻坚突破,突出二产强区、三产兴区、一产稳区,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新型材料、特色酒业、特色文旅、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六大百亿能级产业集群,高质量改善公共服务、多元化强化社会保障、全方位推进社会治理,进一步激发城市创新活力。
G546(纳溪段)等城市骨干道路建成通车,石龙岩现代商贸物流园码头水域平台、进港公路二段完成建设,华商同心文化主题酒店完成主体建设,中国环保影像博物馆(泸州馆)建成投用,隆黄铁路隆叙段扩能技改、河东长江大桥等加快建设……随着一个个项目的成功打造,纳溪的创新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
数字赋能 现代农业插上腾飞“翅膀”
近日,走进护国镇梅岭茶产业现代农业园区,相关数字化设备根据茶山环境科学设置,诱虫板、杀虫灯等生态灭虫设备一应俱全,让茶园焕发出勃勃生机。
“有了这些高清摄像头,茶叶上的蚊子有几条腿都看得清清楚楚。”护国镇梅岭村党委书记朱春一边查看茶园中的监测仪器一边说,依托5G网络,专家通过电脑或手机就可以诊断病虫害,并指导生产。
生态种植、数字赋能、推进茶园高标准建设是纳溪区实施现代农业园区带动茶产业高速发展的重要举措。“数字化手段带来的最大便捷就是节省人力资源和时间成本。”朱春说,梅岭村党群服务中心搭建的综合信息化服务平台,不仅一键即可对智慧雾灌系统、肥水药一体化系统等数字技术设备进行远程智能控制,还可以对茶叶生产、加工、流通等过程进行智能化、精准化管理,达到节水省肥、减轻病害、增产增效的农业现代化生产目标。
作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的纳溪区,持续加大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对农业生产管理关键环节进行数字化、机械化改造,实现茶园自动雾灌、水产养殖生产数字化、生猪规模养殖场视频监控全覆盖等。建立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查询、可追溯,为建立数字化农业综合执法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近年来,纳溪区整合农业、国土、交通、水利等项目,规划建设以茶叶、粮食、水产、畜牧、水果为主的现代农业园区18个,采取“数字+”模式,为特早茶、柚子、枇杷、柑橘、猕猴桃等特色优势产业插上腾飞“翅膀”,描绘出一幅幅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