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干得动,树会一直种下去”
——记“中国好人”黄生红
本报记者 袁矛

 

    4月的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田家寨镇毛二村,暖风吹绿了大地,让整个村子充满了盎然生机。

    看着自己种下的树抽出嫩绿的新芽,黄生红眼中尽是欣慰与欢喜。他是毛二村的绿化带头人,他用27年的执着坚守,在家乡的荒山上种下一棵又一棵树。如今,他种下的树已不计其数,它们都在山上扎下了根,连成一片片树林,让曾经荒芜的毛二村变得绿意盎然。

    今年1月,黄生红荣登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

    种下270棵希望

    黄生红的家乡毛二村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界地带的半浅山地区,这里生态环境脆弱,长期以来自然环境恶劣,村子周围的山上光秃秃的一片。“没有树,水土流失就特别严重,从我记事起,每年夏天一下大雨,山洪夹着泥石流就从山上往下淌,有时候连一人抱的大石头都被洪水冲下来。泥石流淹了庄稼,堵了大门,全巷道都泥糊糊的。”回想起过去山洪来袭的情景,黄生红不禁叹气。在一次次目睹山洪带来的灾难后,绿化家乡这个梦想在黄生红心中逐渐清晰。

    1988年,黄生红高中毕业。他先是在面粉厂打工,后来买了辆三轮车收旧家具,接着买了辆卡车贩运煤和煤渣,几年下来,手里积攒了些钱。黄生红决定将绿化家乡的梦想付诸行动。1996年,黄生红回到家乡,把满载希望的270多棵杨树苗栽在了光秃秃、土质松散、水土流失严重的荒山上,正式开始了自己的“义务植树生涯”。

    一开始,村里没几个人相信他能坚持下来,半浅山地区土壤蓄水能力低,春旱严重,植树难度大,植树成活率极低。“当时,村里有位老人对我说,我要是能在荒山上把树栽活了,他就背着我绕村子走三圈。大家都觉得能栽活树就像奇迹一样。我就想,我一定要创造这个奇迹。”黄生红说。

    为了给树苗浇上足够的水,黄生红推着三轮车一趟趟往山上运水,三轮车到不了的地方,他就肩挑手提,沿着羊肠小道一桶水一桶水地往荒山深处运,确保每一棵树都能得到浇灌。但遗憾的是,由于经验不足,他第一年栽下的270棵树,最终只活下来了不到10棵。对于这个结果,时至今日,黄生红依然遗憾不已,“但我没有气馁,我相信有志者事竟成。”黄生红坚定地说。从此,他的命运与家乡的大山连在一起,一种就是27年,直到荒山坡上绿树成荫,郁郁葱葱。

    坚定地走在植树的道路上

    植树的季节是黄生红最开心的时刻。在外打工赚钱的黄生红,每年都会准时回到青海用半年的时间种树。他自己花钱雇车从周边林场拉运树苗,带领雇来的七八十个村民在山上忙活,饿了就啃几口干馍馍,渴了就喝几口水,每天从早忙到晚,直到把树种完。

    后来,黄生红的家庭经济收入逐年增加,黄生红植树的投入也越来越大。从2005年起,黄生红租用了别人60亩地开办苗圃,每年平均植树上万株。

    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去到自己第一次种树的地方看一看,摸一摸那几棵活下来的树,“我有时也会想,如果那时候的我能多学点种植知识,是不是就能让更多的树活下来了。但也感谢过去的失败经历让我明白了,要让荒山变绿,只靠体力和热情是不行的,还需要知识。”黄生红感慨道。

    要把树种活需要知识的力量。意识到这一点的黄生红坚持自主学习种植知识,遇到实在学不懂的内容他就记下来,向林业技术部门的专家求教。“有了专家的指导,我可以选到更适合的树苗,也学到了很多方法来提高树苗存活率。”黄生红高兴地说。

    二十多年来,黄生红结合本地自然条件,物候因素不断进行尝试,不断改进方法,逐步形成了适地适树与打坝淤地乔灌草相结合模式、人工造林与自然恢复相结合模式等多种方法,让植树成活率逐渐提高到了80%以上。在他的不断努力下,学沟儿、红崖沟等多处沟壑纵横、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得到有效治理。

    根植绿色理念

    2014年,黄生红自掏腰包在村里修建了两间教室。当有人问到教室的用途,他笑着回答:“生态保护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一个人的力量有限,所以想给大家补上生态保护这一课,让更多的人明白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让更多人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中来,把植绿造绿的传统传承下去。”

    教室建成后不久,黄生红就召集村民,自己站上讲台,用他这些年的经验和故事为大家上了第一课,获得了热烈反响。“那一天,看到教室里坐满了人,还有邻村的人特意赶来听课时,我特别感动。”回忆起第一堂课,黄生红开心地说,“村里的黄党忠在上完课后对我说,他明白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义,也要加入到种树的队伍中来。”

    从自己种树到传播绿色理念,27年来,黄生红种下了一棵棵绿色的希望,也将一粒粒绿色的种子种进了村民的心中。如今,看着家乡满山的绿意,黄生红感到满满的自豪,“我希望每个人都可以爱护这些树木,用自己不同的方式为绿化出一份力。”黄生红说,提起自己未来的打算,他干劲满满地一握拳,“只要干得动,树会一直种下去。”

当前:A1版(2023年04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