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公益性岗位,兜牢民生之底

 

编者按: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为做好“六稳”,落实“六保”,近年来各地民政等部门通过开展开发公益性岗位、招聘会推介、免费技能培训等举措,努力帮助困难群众实现就业增收。同时,这也对进一步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持续拓宽灵活就业渠道、优化就业服务供给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山西太原:2023年实现公益性零工市场县县全覆盖

    4月7日,山西省太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消息,2023年,山西太原各县(市、区)将至少建成一家“政府所有、公益服务”的零工市场,实现县县全覆盖,为当地零工人员提供常态化、公益性的对接服务。

    根据安排,山西太原各县(市、区)应结合实际,整合现有公共资源建设零工市场。县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有独立招聘大厅且大厅面积不小于150平方米的,原则上利用现有场地改造设立零工对接服务专区,满足零工对接需求,也可根据当地实际需要规划新建;没有独立招聘大厅的县(市、区),统筹县域内现有公共资源,规划布局新建零工市场。

    同时,统一功能配置,对照常用业务项目合理设置功能分区或服务窗口,免费提供公益性零工对接服务。设置候工休息区,并配备饮水机、常用工具等便民辅助设施,有条件的地方还可规划餐厅,成本价提供餐饮。

    太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要求各县(市、区)将公益性零工市场纳入就业公共服务体系,规范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公开服务项目,明示经办流程,落实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首问负责、服务承诺等制度;强化零工市场信息服务,建立零工求职招聘信息服务制度。

    同时,强化零工快速对接服务,建立“即时快招”服务模式。强化就业创业培训服务,开展职业技能、创业等培训。强化困难零工帮扶服务,针对性开展就业援助。强化权益保护服务,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运用,提升零工信息服务水平。让零工等活不再“站马路”,让就业服务更加有温度。

    此外,在省级统一搭建零工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市、县要动态收集更新零工人员和用工信息,支持零工岗位信息统一归集发布,实现线上线下服务相结合。

    ◇ 广西南宁:举办公益性岗位现场招聘会

    4月10日,广西南宁市公益性岗位现场招聘会举行,为经过失业登记且认定的就业困难人员提供78个公益性岗位。

    招聘会上,14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提供包括后勤服务、劳动保障协管员等岗位78个,面向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持有就业创业证(或就业失业登记证)、经南宁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失业且认定的就业困难人员。现场还将提供岗位推荐及职业指导等服务。

    据了解,本次招聘会有77个公益性岗位的月薪在2300元以上(含个人应缴社会保险费用),其中25个岗位的月薪为6000元(含个人应缴社会保险费用)。据悉,政府部门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依法为就业困难人员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按照不低于政府给予的公益性岗位补贴标准支付工资,南宁市市区现行公益性岗位补贴标准为2353元/月。企业公益性岗位的工资待遇由企业与就业困难人员协商工资标准,但不能低于南宁市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企业公益性岗位人员工资。政府按企业开发岗位人数给予企业每人每月约1400元以上的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

    ◇ 陕西礼泉:为脱贫群众量身定制公益性岗位

    在陕西省礼泉县赵镇沿线,44岁的文建祖每天早上都会开着自家的电三轮,用时五六分钟到达他的工作地点。他主要负责关中环线赵镇段仪菜路至文家河村街道的捡拾杂物垃圾和保洁工作,工作量不算大,差不多一两个小时就可以干完。

    文建祖是礼泉县赵镇文家河村脱贫户,他多次想外出打工,但孩子需要他照顾走不开。村干部上门了解他家的实际情况,为他办理了乡村公益性岗位申请。2019年至今,他一直在乡村公益性岗位上,每月有600元的稳定收入,还不影响他照顾孩子、料理家里的几亩果园。

    为持续做好脱贫人口和重点监测对象就业帮扶,近年来礼泉县把乡村公益性岗位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针对有劳动能力的脱贫群众开展摸底调查,广泛收集就业意愿,帮助脱贫户自主就业,增强脱贫工作的稳定性和长效性,有力助推乡村振兴。

    坚持“谁用人、谁管理、谁考核、谁负责”的原则,规范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审核、公示、协议签订、考勤、工资发放等程序,通过为脱贫户量身定制公益性岗位,做到人适其岗,补齐就业短板,让他们有位有为,有事做、有钱挣。截至目前,全县通过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624人,人均年增收7000元左右。

    ◇ 山东济宁:推进退伍士兵专项公益性岗位管理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退伍士兵专项公益性岗位管理,4月8日,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济阳街道财工街社区组织退伍士兵专项公益性岗位人员、网格员共同学习了《济宁市任城区退伍士兵专项公益岗性岗位管理办法(试行)》。

    财工街社区党支部书记胡凤华带着大家学习了退伍士兵专项公益性岗位、用人单位管理措施、岗位退出机制等内容,明确了工作职责任务,强调了公益性岗位人员与网格员要深入配合,密切协作,用心用情为民服务。

    ◇ 内蒙古库伦旗白音花镇:公益性岗位让监测户在家门口就业

    家住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库伦旗白音花镇察哈尔嘎查的红光今年41岁,一家三口人仅有8亩地。他因患病多年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医药支出加上缺乏收入渠道,家中经济状况拮据。2019年,红光通过选聘成为了村里的护林员,负责本村林区森林资源和林区火源管理,每年可领取1万元工资。红光介绍说:“护林员的工作不难,就是要勤快。像现在是火灾高发季节,我们上山的次数会更多些,得对得起这份工作和大家对我的信任。”

    后来红光用这笔钱和申请的贫困户无息贷款发展了养殖业,如今家中有27头羊,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红光的妻子蔡英花说:“这个公益性岗位的工资给我们家解决了大问题,还债、买羊、日常开销等等,对我们的帮助很大。国家有这样的好政策,我们自己也有干劲,一定能过上好日子。”

    大图力古尔是白音花镇下库里图嘎查村民,今年已经65岁,年轻时是一名木匠。随着社会发展,他的技艺渐渐被淘汰,妻子也因患病无法劳动,两人的生活陷入了困难。针对这一情况,下库里图嘎查村通过活用公益性岗位,将他选为了村里的保洁员。大图力古尔说:“我年龄大了,没办法打工,家里的地也种不动,大家照顾我,让我干上了保洁员,能在家门口就业,还能照顾家里人。真是党的政策好,太感激了。”

    近年来,白音花镇结合实际,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帮助防止返贫监测对象以及脱贫家庭中的半劳力、弱劳力和无法外出就业的脱贫人口在家门口就业。截至目前,在辖区内20个行政村设置护路员、保洁员、自来水管护员、护林员等乡村公益性岗位156个,岗位补贴标准为每年6000至10000元不等,实现促进困难群体就业增收、改善乡村治理双赢。(本报综合)

 

当前:A3版(2023年04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