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看风景,最美是文明
4月9日,有游客发视频吐槽四川甘孜州折多山上的“绿币体验厕所”,须拿空矿泉水瓶兑门票才能进去。但细心网友发现,视频画面扫过的指示牌上,“绿币体验厕所”的下方还有“旅游公共厕所”的字样。9日晚,“绿币体验厕所”实施方发文称,这间“绿币厕所”是“‘绿币318’川藏绿色驿站”项目的一部分。在厕所使用方面,绿色驿站规定:垃圾换绿币的游客多于5人,可直接放下垃圾上厕所;上厕所的游客实在太多就直接排队上厕所,不用垃圾换绿币;没有垃圾也可以上厕所,只是方便时捡拾一个垃圾换绿币。这种模式是倡导一种“免费不免责”的理念,希望大家在享受干净卫生的厕所时,对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编辑点评:“绿币体验厕所”所在的地方还有旅游公共厕所,这其实是增加了厕所的数量。而“绿币体验厕所”发挥的作用,更多的是一种警示: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国道318线因沿线风景迷人,被誉为“最美国道”。然而近年来,随着自驾游游客的增多,一些游客沿途随意丢弃垃圾,让“最美国道”很“受伤”,这些垃圾主要以塑料袋、饮料瓶和方便食品餐具为主,有的堆积在路边,有的随风飘落到路边的山坡下,很难再清理,污染水源,影响本地居民、野生动物的健康,对脆弱又敏感的高原生态系统造成巨大影响。为此,在当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企业补充下,一种名叫“川藏绿色驿站”的高原新型垃圾回收公益项目得以运营,“绿币体验厕所”是其中一部分。对于此类项目,广大游客理应予以理解与配合,将自己产生的垃圾随手带走,放到它们该去的地方。旅途千般景,最美是文明,每个游客都应以加倍的努力,呵护一路看到的风景,而非做美景的破坏者。每个看风景的游人,也是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看风景时的言行是文明的,与整个风景便是和谐的,给他人的旅途就会增添几许美好。
今天的不便,是为了明天的美好
4月2日,一则“上海的垃圾桶在哪里”的话题冲上热搜。有网友表示,“自从搞了垃圾分类,上海的垃圾桶就集体消失了”。上海的垃圾桶配置问题,并非第一次引发争议。为此,该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曾答复:根据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要求,近年来,为进一步提升市容环境质量水平,培养市民“垃圾随手带、垃圾不乱丢、垃圾定点投”的文明习惯,上海逐步开展了废物箱优化设置工作,按照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精细设置、总量减少的原则,在全市范围内优化道路、公共广场等区域废物箱设置,在商业文化大街、旅游景点、车站等人流量较大的区域适当增加废物箱数量,有效减少废物箱源头污染。
编辑点评:垃圾桶是公共场所的必要配置,尤其是人流量大、人员集中的场所。实际上,上海街头的垃圾桶并没有“消失”,而是正在优化设置。从“满大街都是垃圾桶”到优化设置垃圾桶,这是城市发展进步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从市民可随时向垃圾桶丢垃圾,到引导市民养成“垃圾随手带、垃圾不乱丢、垃圾定点投”的文明习惯,这同样是社会文明进步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国外有些城市的环境治理水平较高,其街头就极少见到垃圾桶,正是因为“垃圾随手带、垃圾不乱丢、垃圾定点投”成为绝大多数人的行为自觉。
事实上,撤桶并点,减少垃圾桶的投放数量,引导市民多走两步投放垃圾,已是一些城市的管理趋势,其带来的好处,如促进垃圾分类,减少垃圾产生,还城市以清洁美丽,要远远大于其带来的不便。今天的不便,是为了明天的美好。只是,城市垃圾桶的优化设置,是一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大考,让环卫工人的垃圾袋、手推车收集不便投放的垃圾,在人流量较大的节日开行流动的废弃物回收车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垃圾不乱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