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春风”吹暖海口的春天
——海南海口全力推动“志愿服务之城”建设
孙春丽

 

    如今,走在海南省海口市的大街小巷,随处能看到志愿者的身影:在敬老院,志愿者为老人剪头发,陪他们玩趣味游戏,让老人倍感温馨;在社区,志愿者为老人带去智慧助老服务,传授智能手机的使用技巧,并面向市民群众开展垃圾分类、禁毒、法律普及等宣传活动;在港口、车站,志愿者为有需求的旅客提供咨询解惑、行李帮提、文明引导等服务……志愿服务已成为海口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建设阵地

    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近段时间,在美兰区南联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音乐声、欢笑声此起彼伏,由十几位居民组成的广场舞志愿服务队正翩翩起舞,以健康生活方式享受春日午后的悠闲时光。

    为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更多志愿服务,南联社区利用一间原本废弃的仓库,建成了这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五社联动”志愿服务模式,为各个年龄层的居民提供艺术培训、爱心义剪、法律宣讲等志愿服务。2022年全年,南联社区累计开展服务活动150场次,服务社区居民超过4500人次。

    南联社区同时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文明社区”示范点,不仅设置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矛盾纠纷调解室、文娱休闲区等功能区域,还整合辖区各类资源,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打造“微心愿”党建服务品牌,把党员分到网格中,为困难群众实现“微心愿”、解决“微需求”,提供“微服务”、送去“微关爱”,增强社区党员群众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全民公益

    做群众的“贴心人”

    “非常感谢政府这么关心我们残疾人的生活,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难题。”这是秀英区秀海社区残疾专管员吴达程在走访社区困难残疾人家庭时,居民王经蔚激动的心声。

    2013年,吴达程到社区工作,他迅速转变角色,将残疾群众的冷暖放在心间。工作中他一边实地走访了解残疾人的需求,摸清底数;一边学习新政策为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细心照料着社区里46位残疾街坊。除了上班时间,吴达程还会利用空闲时间和群众拉家常,嘘寒问暖,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同时为有需要的残疾人提供“零跑腿”服务,让群众能第一时间享受到国家的政策,贴心的服务让他成了群众的“贴心人”。

    近年来,海口以“倡导全民公益建设志愿之城”为目标,持续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广泛开展了“邻里守望”“扶弱帮困”“文明劝导”等一大批惠民生、接地气的志愿服务项目。广大志愿者在“邻里守望”社区志愿服务中,开展清洁社区、不文明行为劝导、科普宣传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在“扶弱帮困”志愿服务中,面向空巢老人、残疾人、优抚对象、困境青少年、外出务工人员、留守儿童等群体,提供家政服务、亲情陪伴、医疗义诊、文化服务、法律援助、生活救助等服务……切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

    积分上线

    撬动志愿服务热情

    最近,“公益海口”微信小程序礼遇兑换让家住府城街道的市民陈爱容得到了一份意外回馈。作为日月广场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点专职志愿者的陈爱容在孩子上学后,会主动参加文明交通指引,参加志愿服务5年来已拥有4000多积分,志愿服务礼遇兑换也让她成了志愿服务的受益者。

    为提升海口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保障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鼓励规范志愿服务,近年来,海口积极推进《海口市志愿服务条例》和《海口市志愿者礼遇办法(试行)》的落地实施,并对志愿服务专业化提出明确要求。

    为进一步统筹、协调各级、各类志愿服务团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让志愿服务活动信息化、数据可视化,海口开发了志愿服务工作线上管理平台“公益海口”。平台能满足志愿者和志愿服务团队注册、管理、审核需求,具有志愿服务活动发布、志愿者签到打卡、志愿服务时长登记、志愿服务积分和兑换以及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管理和展示等功能,实现对海口志愿服务工作的科学有效管理。

    在平台注册的志愿者,可通过“公益海口”微信小程序查询个人积分,每1小时志愿服务时长就可计入1积分,此类积分可直接用于礼遇兑换。目前,礼遇兑换分为个人线上兑换和站点兑换2种方式:线上兑换通过“公益海口”微信小程序界面的“积分商城”可选取兑换的礼品;线下兑换通过万绿园志愿服务站、秀英区政府服务中心、琼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日月广场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美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5个线下兑换点的志愿服务礼遇兑换机进行兑换。

    截至目前,海口实名注册志愿者人数31万余人,注册志愿服务团队超4300支。越来越多人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因爱相聚、把爱传递,生动诠释志愿精神,为全市生态文明、社会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扛起椰城志愿担当。

 

当前:A3版(2023年04月19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