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邢台市:践行雷锋精神 共建温暖之城
韩伟

 

    近年来,河北省邢台市将雷锋精神与志愿服务有机结合,在深化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中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温暖之城·日行一善”建设为抓手,推进各类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

    加强保障,扩大志愿服务范围。邢台市一方面实现线下阵地全覆盖,在河北省率先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覆盖,已在全市建成5500余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完善了6061个学雷锋志愿服务站、432个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的文明实践功能,打造了204个“爱心小院”、11个“温暖之城”主题公园、12条示范街道。开放单位对外卫生间222处、户外劳动者纳凉点5500余个,开通“文明实践号”公交车、“文明实践流动点”出租车,拓宽新时代文明实践“最大半径”,惠及更大范围群众,为“日行一善”处处可为提供了活动空间。另一方面实现线上阵地点对点,设立贯通市、县、乡(街)、村和小区4级共计8500余个“百姓议事厅”微信群作为线上阵地,选树9800多名群众信任、热心公益、责任心强的“文明实践联络员”,群众在群内随时反映诉求,“文明实践联络员”负责关注、搜集诉求信息,并建立问题台账,按照类别交由村、社区工作人员或转到“责任部门集中办”微信群进行办理,进展和结果实时晾晒,接受群众监督。两年来,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20万余件,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村庄(社区)”。

    融入日常,建设全年全民志愿服务队伍。聚焦主题,精心谋划。邢台市文明委3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暨“温暖之城”全民志愿服务活动,各地各部门和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围绕服务,广泛开展。推进德治教化引领、月有主题、周有亮点、日行一善志愿服务四项工程,采取“1+N”模式,每周末固定举行“周末志愿服务1小时”活动,并开展“文明交通志愿劝导”“联创共建”等固定活动长期进行志愿服务,暖心善举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让市民和游客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度。开设专栏,营造氛围。讲好新时代的雷锋故事,在市县两级主流媒体开设“弘扬雷锋精神 共建温暖之城”“榜样在身边”“日行一善我来晒”等专栏,刊发“凡人善举”事迹2460多期次,刊播“群主的故事”600多期,人人争当志愿者,人人都是受益者,天天都是服务日已成为邢台新风尚。

    品牌示范,拓展志愿服务新领域。培育品牌志愿项目。积极探索培育“爱心驿站”“志愿楼管家”“信都益生活”打卡、“随手公益@信都”等公益志愿服务项目,“红凤凰”“爱帮嫂”公益志愿服务品牌,创建“日行一善我来晒”平台;聚焦关爱“一老一小”及特殊群体,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陪伴成长计划”“扬帆护航 阳光助学”“璀璨夕阳”“擎爱相伴”等120多支特色志愿服务队伍。截至目前,全市荣获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2个、最美志愿者2个、最佳志愿服务项目2个、最佳志愿服务社区1个。擦亮青少年志愿服务品牌。建立全市未成年人志愿服务项目库,推出“党史学习”“文明养成”“环境保护”“孝老敬亲”“清洁家园”等志愿服务工程,累计开展 268 场次志愿服务活动,5000 余人次参与,涌现出南宫市“冀南红小宣”、信都区“抗大小主播”、 内丘县“环保小卫士”等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成为日常,学雷锋在青少年中蔚然成风。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搭建“好大哥”“和合说事”“张庆兰民调工作室”等覆盖县、乡、村三级的调解工作网络,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5564个,打造个人品牌调解室306个,将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等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开展“万名科技志愿者下基层 助力乡村振兴”活动,“李保国128技术服务队”服务果园面积达到5.8万亩,2万多名果农人均年增收2700元,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有效解决了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难点痛点。

 

当前:A3版(2023年04月19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