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雨水绵绵、空气潮湿,院落的台阶处和砖缝里便长满了青苔。
早晨,在朝晖的照耀下,青苔像是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两只小麻雀在砖上蹦蹦跳跳,跳得人心里一阵欣喜。
旧时的青苔是惯于入诗的,尤其喜欢刘禹锡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极有意境。如此绿意盎然的陋室,是苔痕滤去了尘世浮躁,是草色遮蔽了外界喧嚣,清静之所正宜听风听雨,观云观月,品茗读书。午后,倦了,放下竹帘,毫无纷扰之虞,正好小睡。如此幽静、闲适、悠然自得与超然物外,实在是让人羡慕。
只是如此青苔小院,在现实生活中已是难得。小城里有一处建于清代的私家园林,与之倒有异曲同工之妙,园子不大,却飞檐翘脊,极为精致。园内满地的箩底方砖,种植着上百年的参天古木,树身与地面皆溢出点点苍苔,亭台轩榭上面的鱼鳞瓦,也披了青纱般的碧苔。黄昏时分,斜阳柔和,有笛声自墙那边传来,却见不到人影,瓣瓣飞花飘零在瓦上,地上,苔痕上,那萧瑟又古旧的气息与湿润苔藓营造出来的沧桑和宁静,真让人有不知今夕何夕之感。只觉得心里空空的,又满满的,人一下子就定住了。后来,当我读到李煜的“秋风庭院藓侵阶”时,便不由自主地想到了那处园林,不知如水的月光下,那里又是什么模样。
走进青石板的古巷深处,不经意间看到攀爬在斑驳的墙角,漫铺在老瓦面上,长在石阶缝隙里、古井台上、古树干上的青苔,浮出古巷清幽的心事,透着空寂与沧桑。
经过雨水洗礼的古巷,潮湿的空气催生出层层绿意,呈现出一种无言的愁绪和清冷寥落的意态。那些蔓生绿意绰然的青苔,仿佛一幅清宁深邃的天然水墨画,让人寂寥、惆怅。倘若没有充满绿色生机的青苔,古巷的光阴必定会苍凉、寂寞很多。
青苔是清宁的植物,她没有脾气,悄无声息地装饰在古巷深处,让巷子变得更温婉幽雅,宁静安详。在小巷行走,眼睛随处可碰触到鲜绿的青苔,挂在瓦檐或者墙垣之上、堆叠的石头之间,在雕窗之下,或者井栏之角。在这些绿色下,蝼蚁在上面翻滚跌爬,小虫子发出张扬随意的吱溜溜的声音,它们与世无争,自由自在。青苔是古巷里不可或缺的,离开了青苔,古巷的古就显得苍白,失却了光阴的厚度,岁月的沧桑。青苔与古巷相得益彰,青苔因古巷滋生了几分寂寥与惆怅,古巷因青苔平添了几分盎然生机与诗情画意。青苔泛着幽幽的光、润润的绿,柔柔软软地铺开,静享一份“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自在与安然。
水中也有苔痕,如云似幔轻轻摇曳,小鱼儿在那里轻快地游来游去。井壁也有苔痕,井底之蛙跳上去,虽寂寞,却有生机。石上都能爬满苔痕,冷硬的东西也有了温润之感。当时年少春衫薄,秋千索上笑语频,如今却是叶红苔郁碧,深院断无人。
观照内心,风过树影动,苔滑水无声,那爬上心房的绿绿苔痕,是否让你感到清凉与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