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良好生态环境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共同的期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带领亿万人民开启波澜壮阔的绿色征程,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一幅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画卷正在绘就。
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是推进国土绿化、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动实践。1981年12月,我国通过《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次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从此,全民义务植树在中华大地蓬勃开展。42年来,我国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土绿化之路,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垂范、带头爱绿植绿护绿。全民生动演绎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故事,为引领全球绿色发展、推动建设清洁美丽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绿色发展是我国发展的重大战略。新征程上,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面对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更加迫切的需要,我国国土绿化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实现绿色发展的基石尚不牢固。主要表现在:爱绿植绿护绿的责任链条有待扣紧、责任体系不够健全,还存在“重植轻护”“重栽轻管”现象;爱绿植绿护绿的组织方式较为单一、义务植树尽责形式不够丰富;爱绿植绿护绿的全民意识尚未筑牢。对此,要善于运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从种树开始,种出属于大家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绘出美丽中国的更新画卷。
健全植绿护绿责任链条。推进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发挥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作用。新征程上,各级领导干部要心怀“国之大者”,抓好国土绿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从更加符合生物链、生态链要求出发,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施策,真正做到为人民种树,让锦绣河山造福人民。比如,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应积极开展森林抚育和退化林修复,着力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西部地区和北部地区应充分利用适宜绿化空间,加大新造林地管护力度等。要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将绿色转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污染防治等纳入法治轨道,以生态环境法律规范体系的不断完善为美丽中国提供更为坚实的制度支撑。要加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用途统筹和协调管控,加快构建完善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相匹配的治理体系,把我国的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助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近年来,全民义务植树尽责形式由传统的以植树为主,拓展到造林绿化、抚育管护、自然保护、认种认养、设施修建、捐资捐物、志愿服务和其他形式等8类50多种,一批“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全民义务植树进入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新阶段。特别是“云端植树”“码上尽责”,为实现“全年尽责、多样尽责、方便尽责”提供了坚实支撑。例如,浙江省开发推广“浙里种树”应用程序,实现义务植树网上预约、落地上图;福建省推出“霞浦古树名木认养”等捐资项目。当前,一方面要不断提升义务植树管理信息化、科学化水平;另一方面要做好后期管护、服务工作,让线上线下更好融合,多种树、种好树、管好树,更加方便公众随时、随地、随愿履行植树义务。
在广大人民心中播撒绿色种子。绿色发展同每个人息息相关,要持续宣传爱绿植绿护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发挥好榜样人物的示范带动作用,宣传好他们的典型事迹、为民情怀,发扬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精神,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活动,厚植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要积极构建大中小一体化劳动实践教学和价值引领课程体系,把爱绿植绿护绿融入中小学生物教育、劳动教育,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树牢绿色发展观念,增强全民生态文明素养。要继续开展评比表彰,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参与义务植树、爱绿护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在绿化基础上加强彩化,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全过程,打造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的美丽家园,让人民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作者系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合肥工业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