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把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以乡风民风美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为目标,通过“五聚焦”,从思想上、制度上、行动上、作风上、环境上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持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聚焦凝心铸魂,奏响文明新旋律。推进“文明右江红”“文明耀边关”新时代文明实践长廊建设,以典型样板带动整体工作提档升级。创新形式载体,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县级融媒体中心、“学习强国”平台作用,综合运用短视频、图解、海报等方式,用好“两微一端”、抖音等新媒体传播阵地,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持续开展“板凳圈”“院坝会”“乡村夜话”“红色宣讲团”等文明实践活动,打造移动式线下课堂,让群众听得清、听得懂,使科学理论入耳入脑入心。办好基层群众文体活动,广泛开展地方戏曲进乡村、“我们的节日”乡村民俗文化、农耕文化活动和小型文艺晚会、乡村运动会等文体活动,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聚焦制度立身,培育文明新风尚。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和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会等“一约四会”群众组织,充分调动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积极性。推进农村婚俗改革试点和殡葬习俗改革,开展高额彩礼、厚葬薄养、大操大办、赌博酗酒歪风和封建迷信等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查找移风易俗工作整改重点,清单化推进移风易俗创建。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约束,不断提高党员素质,为群众树立看得见、听得到的榜样。目前,全市所有村(社区)实现“一约一会”全覆盖,并评选出右江区龙川镇竹凤村、田阳区五村镇桥马村等10个村的村规民约为“十佳村规民约”和隆林各族自治县新州镇鹤城新区、西林县八达镇城西社区等10个社区公约为“十佳居民公约”,推动形成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同时,推行乡风文明积分制,发挥“红黑榜”作用,通过“爱心超市”兑换文明积分的方式教育引导村民转变思想观念,培育文明新风尚。
聚焦志愿服务,厚植文明新底色。推广应用“桂志愿”系统,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依托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开展“推进移风易俗 助力乡村振兴”“社区邻里守望”等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大众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广泛发动农村青年志愿服务队到易地搬迁安置点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引导居民融入城镇生活。注重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推进精准化志愿服务,将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纳入志愿服务清单,在志愿服务中为群众排忧解难,改善民生问题,扎实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聚焦典型示范,树立文明新样本。以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带头作用作为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推动城乡基层广泛开展五好家庭、最美家庭、书香家庭、廉洁家庭、绿色家庭等特色家庭创建,常态化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好婆媳”“好邻居”“星级文明户”等选树宣传活动,在各乡镇、村设置“好人榜”“善行义举榜”“最美家庭榜”等,让基层群众学有榜样、干有方向,不断激发农民荣誉感、上进心。2022年以来,共评选出38名百色市身边好人,评选出“最美农民”10人,全市县级以上文明村镇率达71%,持续放大“榜样”效应,弘扬社会正气,倡树文明新风。
聚焦乡村建设,催生文明新气象。长效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村庄清洁行动,突出清理死角盲区,由“清脏”向“治乱”拓展,由村庄面上清洁向屋内庭院、村庄周边拓展。积极发动群众治理身边的脏乱差问题,全面清理公路、铁路沿线以及坑塘、河塘、沟渠等环境卫生,清除城乡接合部、集贸市场、房前屋后等重点部位的生活垃圾,推进“美丽家园”建设。持续加大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和整脏治乱力度,进一步优化农村生态环境面貌,打造干净、整洁、优美、舒适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目前,百色市已荣获国家卫生乡镇3个,自治区卫生乡镇99个,卫生村685个,百色大地处处呈现出美丽、文明、和谐的新农村新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