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孩子“心灵的窗户”
丁家发

 

    不久前,教育部印发了《2023年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重点工作计划》明确提出,要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并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连续3年下降的地方人民政府和学校依法依规予以问责。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然而,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近视率不断攀升,严重影响未成年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教育部印发相关重点工作计划,明确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就是要提醒各地各级政府部门要采取针对性措施,为中小学生进一步减负,加强未成年人的视力健康保护工作。

    由于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儿童青少年用眼过度现象较为普遍,加上中小学生课内外负担加重等因素,我国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已成为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此外,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缺少体育锻炼,又不了解科学用眼护眼的知识,因用眼过度导致近视的情形,往往就不可避免。在各地中小学校,一个班级大多数学生都戴眼镜的现象,比比皆是。

    呵护孩子“心灵的窗户”,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一方面,广大家长要对孩子进行适当干预,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时间,避免不良用眼行为,还要保障孩子的睡眠和营养;另一方面,学校要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改善教室的视觉环境,加强科学用眼护眼知识的宣传教育,并坚持学生每天做眼保健操。此外,各地医疗卫生机构还应联手学校,为学生建立视力档案,并定期开展视力监测,对出现近视倾向的学生,及时帮助矫正让他们恢复正常视力。

    近视率纳入绩效考核仅是手段,目的是为了降低近视率,逐步提高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的整体水平。但落实这项利国利民的举措,一定要避免走过场,应严格按照指标进行绩效考核,对执行不力和考核未达标的政府部门及相关负责人,必须动真格严肃问责,才能取得实效。同时,也要防止一部分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为应付考核,在考核材料和统计数据上“做手脚”造假,如果不加强监管、不实地核查,就有可能让其蒙混过关,绩效考核则沦为摆设。因此,重落实、严考核,并公布考核指标和考核结果,接受社会监督,才能彻底杜绝一些弄虚作假的行为,让孩子们“心灵的窗户”在呵护下更加明亮。

当前:1版(2023年04月26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