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傅菲散文集《灵兽之语》
傅菲的《灵兽之语》,将人对待动物时的人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哺乳动物敏感、友善、勇敢、机智、有趣、知恩图报。生灵可亲,人亦有情。傅菲说:他为它们博大的爱心塑像,也为它们苦难的一生立碑。
作为活跃在散文界前沿的作家,傅菲专注于乡村和自然领域的散文写作。他一直在构建人与自然、人与大地的伦理关系,以独特的叙述方式和诗意的语言,将大自然搬移到窗前。《灵兽之语》是其全新散文集,收录了他创作的数篇关于动物的散文。
傅菲从日常和平常入手,从生活的具体烟火入手,让我们曾经熟悉和司空见惯的事物都改变样貌,成为流淌的氤氲的诗,回荡,旷远,折射着日常生活中易被忽略的光。在《敏秀的狗》中:“敏秀的狗在路口蹲了好几年,它眼巴巴地望着来来往往的人,在望什么呢?”原来,那狗在寻找杀害敏秀的凶手。那狗被敏秀从小养到大,懂得知恩图报。
“一只小猴子被压断了后左腿,瘫倒在地,吱吱地叫,可怜巴巴地看着人群。”在《灵猴》中,傅菲写道:旦春脱下毛衣,包起了小猴子,去了医院。自那以后,那猴子成为他家里的一分子,并给他带来快乐与安宁。有一次,旦春空着肚子在山里栽芝麻。猴子来了,脖子上挂着一个饭盒,叮当叮当。旦春鼻子一酸,说:“你怎么知道走这么远的路,送饭来呢……”后来,猴子与它的孩子生活在黄茅尖。旦春一个月要去两次。去了,他心情舒坦很多——他把自己心里的废渣,排放出来,获得了安谧。
还有一篇写到黄麂与人的相依相偎:“他恍恍惚惚,似乎听到有谁在撞门,哐当哐当。门撞得很激烈……被撞开了,继而,房门又被谁在撞……他拉开灯,一只大黄麂站在门口,望着他。黄麂‘哦儿,哦儿’地叫着,往屋外跑去。一股被烧的塑料味扑来……要不是黄麂敲门,烧了房子不说,还说不定出人命。黄麂救了人,救了雁坞。”这让与明启一样在雁坞生活的身患绝症的人,重新燃起生活之火。他们与黄麂和谐相处,种黄豆,种玉米等。
这种人文和自然的交融,读来让人感动。在傅菲看来,一个人对待动物的态度,可以真切地反映这个人的人性。一个社会对待动物的态度,可以真切地反映这个社会的温度。对于傅菲而言,融入大地,融入大自然,并不是坐而论道,而是实实在在的生命体验,是去认识自然万物,是用手去触摸自然万物,是用脚重新丈量大地。我们要关心哺乳动物的命运,热爱所有的生命,心存敬畏和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