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赵小东
“小姚,在修磨过程中,要对硬质合金刀具的操作和放置十分小心,防止刀具间的碰撞或刀具摔落……”4月26日上午8点10分,在内江金鸿曲轴有限公司的内江市赵小东刀具工作室里,赵小东正和同事们讨论当日工作,研判刀具复磨再利用情况等。
出生于1984年的赵小东是内江金鸿曲轴有限公司刀具室主任、技师。自2004年进入公司以来,赵小东从最基层的普通机床操作工起步,一步步成长为技术骨干。日前,赵小东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从“门外汉”到“数控能手”
“我没想到自己会成为技术工,并且还干了近20年。”4月26日上午8点30分,结束与同事的讨论后,赵小东笑着告诉记者。
赵小东的大学专业是市场营销学。他当时对机械操控一窍不通,是个不折不扣的“门外汉”。机缘巧合下,赵小东毕业后进入了内江金鸿曲轴有限公司,干起了与市场营销毫不相干的机械操作工作。
那时候,公司还是一个小型加工厂,大部分产品靠的是普通机床操作。刚走出校门的赵小东被分配到车间,跟着师傅学习普通机床操作。“每日跟着师傅学,觉得很简单。”一个月后,赵小东申请独立操作一台普通机床,“我记得,我用三把刀一个轴径也没车出来,当时感觉特别挫败,就给家人打电话说不想干了。父亲说,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废。”
家人的鼓励给了赵小东信心。为了缩小与同事之间的差距,赵小东制定了学习计划,在保质保量完成师傅交办的任务以外,还利用空闲时间练习。就这样,每天早上5点到车间,直到深夜12点才返回宿舍,成了赵小东的日常。凭着不怕苦、不怕累的劲头,不到一年,赵小东便成为了普通机床操作技术骨干。
2006年,内江金鸿曲轴有限公司购入2台数控机床。带着对数控机床的好奇心,赵小东借来了数控机床操作说明书。巴掌厚的说明书,赵小东来来回回翻了几十遍,逐渐掌握了基本操作要领。他还在完成工作后跑去向数控机床操作师傅们请教操作问题。在学习过程中,赵小东逐渐意识到,随着时代发展,数控机床必然会取代普通机床。为此,他更加努力地学习数控机床操作技术,很快就成为了公司里的“数控能手”。
因技术水平高超、学习能力突出、动手能力强,2012年,赵小东被调入公司组建的第一条全数控机床生产线,还被选为调试组长。
在技术上勇于攻坚克难
“从我个人角度理解,工匠精神就是一种把事情做好、做精、做完美的精神。”采访中,回想自己近20年的成长之路,赵小东笑着说,就是心里要有一股“钻劲”。
正是凭着爱钻研的“牛劲”,赵小东在工作中多次攻克了数控机床生产的技术难题,为公司节约数百万元。
2014年起,随着公司数控生产线日益增多,数控机加刀具使用成本也呈上升趋势。“我们在生产时其中一道工序会用到8种数控刀具。而在数控车间生产中,刀具成本在整个制造成本中占比很大。”赵小东回忆,为了有效降低数控刀具成本,他反复研究琢磨,进行刀具精简与组合,最终将8种数控刀具优化成3种。
在赵小东看来,生产成本是企业的生命线。成本每降低一分钱,都会大大提升企业产品的竞争力。7年前,公司的一个磨床测量系统频繁出现故障,不停地维修、更换设备配件使得成本倍增。针对这一情况,赵小东积极找寻解决措施,与同事一起研究电器编程语言,反复研究磨床测量系统的数据,最终研发出新测量系统。
赵小东还在提高生产效率上下功夫。有一段时间,公司面临数控机床程序编制与调试普及困难、曲轴部分生产线效率低等问题。为此,赵小东翻阅、查找了大量资料,不断摸索实践,不仅自主设计了适合数控线曲轴加工的通用程序,还提出了在不修改机床参数的情况下进行技术优化的建议,制定了可行性改造方案。
尽最大努力回报社会
2018年,内江金鸿曲轴有限公司迈入全面智能数控化生产阶段,并打造了由赵小东担任主任的内江市赵小东刀具工作室。记者在工作室看到,这里面积约200余平方米,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刀具以及刀具检测设备。“我们工作室现在共有12名技术人员,主要负责刀具优化选型、刀具方案制定与运用、刀具异常分析处置等工作。”赵小东说,工作室还承担了技艺传承和成果、知识点横展,为公司快速发展储备人才力量。
日常工作中,赵小东不仅毫不吝啬地向同事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还利用空闲时间将自己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撰写成文稿供同事学习。同时,赵小东还以工作室为平台,积极开展“传帮带”工作,手把手地为新员工传授技艺。几年来,赵小东为公司培养了一大批技术骨干人才,在公司各分厂承担起技术调试重任。
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个荣誉,赵小东内心很激动,他说:“这是对我所从事工作的肯定,也是激励。”
对于未来,赵小东充满希冀,也制定了计划。“希望有机会能够再深造,学习刀具优化改良的理论,积累实操经验,将其运用到工作中。同时,能够继续带领工作室成员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为公司发展及转型升级作出更大的贡献,尽自己最大努力回报社会。”赵小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