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茶话事”劲吹乡村新风
雷钟哲

 

    “吃茶话事”制度架起干群沟通桥梁,既为议事提供平台,又为办事凝聚合力,既让干部“沉”下去,又让民意“浮”上来,是农村基层治理的可贵创新

    “大家先喝杯茶,问题一会儿咱们慢慢说。”入夜时分,福建南平松溪县旧县乡下塅村党支部书记黄连峰正在给村民倒茶。在他家里,干部群众围坐桌子两旁,嗑着瓜子、吃着水果、喝着清茶,共话村事。据媒体报道,近年来,松溪县全域推行“吃茶话事”制度,以“吃茶”为媒,着力构建组织便捷、贴近群众、共建共享的“庭院式”议事平台,进一步健全完善抓党建促基层治理制度体系和工作矩阵。

    “吃茶话事”制度,是农村基层治理的一个创新,既为“议事”提供了一个平台,也为“办事”凝聚起强劲合力,顺民心、合民意,效率高、好处多,成为劲吹乡村新风的一个风口、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平台、助力乡村振兴的有生力量。

    “吃茶话事”贴近群众。改变了以往有事时“干部找不到群众、群众见不到干部”的状况。通过打造有效覆盖、便于群众反映情况、便于党员开展活动和服务的“吃茶话事”活动场地,通过落实村干部“院落掌事”主体责任,干群之间就架起了可靠的沟通桥梁,既能把党的声音有效地传递下去,又能把群众需求原汁原味地带上来、解决好。

    “吃茶话事”提高了公信、凝聚了人心。基层群众总是在一件件身边实事的解决中,确立对乡村干部的信任的,也总是在乡村面貌的不断向好中,更加支持村“两委”的工作。“吃茶话事”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变“村里事”为“家里事”,变“旁观者”为“参与者”,有效提升了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主动性,当大量民生问题通过“吃茶话事”这种方式得以解决,赢得的是民心,凝聚的是力量。

    “吃茶话事”让精神文明劲吹新风。农村基层治理的理想境界就是村民参与、群众满意。这是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吃茶话事”点收集到群众的建言献策、村民参与的志愿服务,可以转化为“服务积分”,用于兑换日常生活用品以及作为评优评先、发展党员的重要依据,这就有效提升了村民整体文明水平,刷新了乡风民风,推动志愿服务走深走实,为选拔培养村级后备干部和党组织吸纳新鲜血液创造了有利条件。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微观组成、基本单元,化解矛盾是乡村治理的重要功能。一个地方矛盾多、问题突出,就难以形成温润如风的人际关系,难以形成实现目标任务的强大合力。“吃茶话事”从方式上、内容上都为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创造了良好氛围和有利条件,自然也就为和谐人际关系、提升文明水平提供了助力。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都是乡村振兴的表征。松溪县通过“吃茶话事”,洪灾冲毁的路段修好了,进村的路基加固了,村子信号差、网速慢的问题解决了,机关的资源、要素等精准导入基层,定期开展共建活动及现场办公,推动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提升、水利设施建设,许多民生项目落地见效,所有这些,不就是乡村振兴的要求和标志吗?

    无疑,能让干部“沉”下去、民意“浮”上来的“吃茶话事”制度,一定会为筑牢乡村振兴基石、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当前:A3版(2023年05月11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