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未成年人需要更多“医靠”
罗志华

 

    近日,经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一起涉及6岁女童的性侵案件判决出炉,性侵者刘某某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剥夺政治权利四年。据媒体报道,这起案件的线索是由一名当地医生在接诊中发现的。当时,女童因身体异常来到当地医院接受检查,医生发现她很可能遭遇侵害,立即留存相关证据线索并向公安机关报案。目前,该案中遭到侵害的女童已在当地检察机关和各个职能部门的保护下,开始全新的学习和生活。

    这起女童性侵案件线索,首先由医生发现、留存、报案,体现出医生在这方面具备诸多优势。未成年人因性侵导致身体出现异常和伤害后,通常需要找医生看病,而医生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对于未成年人的身体异常和伤害产生的原因,往往能够作出比较精确的判断,再结合问诊等其他方式,医生往往能够先于未成年人的父母等监护人,在第一时间掌握他们遭到性侵的线索。可以说,让未成年人免遭性侵,就应该给予他们更多“医靠”。

    这位医生的做法,值得医生同行们学习。在工作中发现未成年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不法侵害以及面临不法侵害危险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民政、教育等有关部门报告,这是医生的法定责任,每一位医生都应该像这位医生一样,认真履行强制报告制度赋予的职责。

    此外,医生除了要有较强的强制报告意识,还要会报告,因为发现和保留性侵证据不能光凭热情,还需要具备较高的技术能力。这位医生一系列操作显得十分专业和顺畅,是这起案件能够快速侦破的重要原因。每位医生都应该在工作当中,不断学习与未成年人伤害相关的医学和法律知识,努力提高强制报告的能力。

    尤其要看到,部分未成年人性侵和家庭暴力案件具有极强的隐蔽性,给医生强制报告造成了很大的障碍。比如当实施性侵和家暴的人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时,监护人就可能采取多种手段来掩盖证据。此外,很多家庭存在“家丑不可外扬”等想法,不仅不愿意报告,有时反而对依法实施强制报告的医生提出不合理要求,甚至责怪医生“多管闲事”,这就要求当事医生要有极强的责任心,不仅要敢于揭露各种侵害未成年人的行为,更要为转变错误的观念作出努力。

    医生在诊疗过程中揪出性侵者,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好样本。让每一起性侵未成年人等恶性伤害案件,都能无一遗漏地被报告,如此才能对未成年人伤害行为形成强大的震慑力,为未成年人茁壮成长营造安全的社会和家庭环境。

当前:A3版(2023年05月11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