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做情绪的俘虏
——一个家校共育案例解析
四川天府新区白沙小学  魏红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状态是教育的重要一环。

    四年级下学期,我新接到一个班,班上的学生楠楠经常会因为一点小事就情绪失控,打同学、打老师,在班里大吼大叫、踢桌子踢板凳,搞得大家没办法上课。无奈之下,楠楠的爷爷只能来陪读,但这不是长久之计。经过家访,我综合分析了楠楠容易暴躁的原因:

    首先,孩子的父母都很要强,经常争吵,在楠楠两个月大时离婚了。跟着爸爸长大的楠楠,只要犯错就会被粗暴对待。

    其次,爷爷奶奶对楠楠的要求总是无原则地满足,让楠楠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一不顺心就会出现冲动、愤怒等不良情绪。随着孩子长大,这种不良情绪越来越激烈。

    再次,楠楠不受老师和同学喜爱,学习也一团糟,于是心理更加失衡,行为更加不受控制。

    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后果不堪想象,于是我和楠楠的家人们共同寻找改变孩子的方法。

    做好沟通,划好边界

    我跟楠楠的爷爷奶奶讲,要慈爱但绝不要溺爱,对孩子要尊重但绝不能放纵。面对孩子的事情时,家长一定要以尊重孩子的人格发展为重,心平气和对待,像朋友一样帮他分析事情发生的原因,让他对人对事有正确的是非观。

   找到契机,对症下药

    五年级上学期,在我的课堂里因为没有及时抽他起来回答问题,他又一次失控了。面对爷爷的阻拦,他更加恼怒,要挟爷爷说要跳楼。因为我观察了一学期,知道他表现情绪的目的多数是想以极端方式吓退对方并达到控制他人的目的;他虽然情绪极端,但不属于有自杀倾向的学生。于是,我将计就计,等他发泄完情绪,告诉他,我们不怕他跳楼。楠楠发现他的威胁并未得逞,于是泄了气。我趁机告诉他,有问题只能心平气和地提出来,合理的要求才能得到满足,不然,只会让自己下不来台。

   正确引导,让孩子融入集体

    我和家长经常鼓励他参加班级活动。当我发现楠楠开始喜欢为班级和老师做事情了,就在全班表扬他。得到了鼓励与认可,楠楠更加珍惜自己的形象,失控的情形明显减少了。

    接下来的几个月,我和他家长的教育计划一步步实施,并且取得明显的效果。目前,他没有跟同学打过架,爷爷也不用陪读了,学习逐渐回归正轨。

 

当前:3版(2023年05月24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