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结束,女儿除了语文和历史,其他科目成绩都不理想。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女儿像没事人一样,该吃就吃,该喝就喝。
让我头疼的不仅仅是女儿的成绩,还有她的学习态度。她还以为自己是小孩子,时间一大把,上课不是睡觉就是走神,放假不是刷手机就是玩电脑。以她现在的成绩,高考时别说985、211大学,就是普通本科院校都没戏。晚饭后,我就坐到书房监督她学习,做完数学背英语,学完物理啃化学。
对于我的苦口婆心,女儿并不领情,成天嘟囔:“我压力已经很大了,你不要对我要求那么高,我可能不会像你和爸爸一样优秀。”我的火一下子蹿了上来:“这是什么话?不优秀就可以堕落吗?你能不能长点心?”女儿抬头看看我,没有理睬我的火冒三丈。
我请了一位学理工科的大学生给她补习功课,几天下来,那位大学生对我说:“阿姨,您的女儿很聪明,可是她太聪明了,你还是给她另请家教吧,我教不了她。”原来女儿对自己感兴趣的功课学得津津有味,不感兴趣的功课就想方设法推脱,她用她的三寸不烂之舌把家教带进沟里去,成天和人家谈音乐、文学、古今中外的历史人物。
教育这样古灵精怪的女儿,不能硬碰硬,也不能放任自流。饭桌上,我和女儿像朋友式地拉家常,和她分析国内的高考形势。我认真地问女儿:“高考后,你想出国留学吗?如果你想,我和你爸肯定大力支持。”女儿摇摇头;“不,我喜欢中国。”我趁热打铁,继续发问:“既然你没有出国的打算,咱们就得做好应对高考的准备,妈妈想知道你心里到底怎么想的?”“各门功课尽量提高成绩,高中毕业后最差读个大专,只要能学自己喜欢的专业。”女儿一副志在必得的模样,“妈妈,我读个普通的大学,找份普通的工作,自食其力,不啃老,不好吗?”我哑口无言。
从小学读到高中,女儿一直是学校里的文艺骨干,学校里组织大大小小的文娱活动,她都是当仁不让的主持人。女儿对自己有这样清晰的定位的确令我出乎意料,我一味地抓她的学习成绩,却忽略她的兴趣爱好,我成天陷在焦虑中,为女儿的普通而失落,为女儿的顽劣而暴怒……到底是女儿不够优秀?还是我的心态出了问题?
忽然想起一位同事的女儿,从初中到高中,读的一直是重点学校的尖子班,学习成绩却排在中下游,考试成绩并不理想。高考后,她女儿去读了大专。家里家外,同事一度抬不起头来,认为自己的女儿太差劲太丢人。孰料她女儿在大学里竟然找回了自信,成了老师和同学们的香饽饽。在学校里,她女儿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与老师、同学们打成一片,专业课成绩也数一数二,和高中时判若两人。大学毕业时,好几家单位抢着和她女儿签约。同事由衷地说:“以前总羡慕别人家的孩子,总想着望女成凤,在后面拿鞭子逼着她努力逼着她上进,现在却发现孩子做一个普通人没啥不好,我们的孩子不一定非要考双一流大学,不一定非要出国留学,‘学渣’的征途也可以是星辰大海。”
哪家父母不望子成龙?哪家父母不望女成凤?可是成龙成凤的孩子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孩子还是平常之辈。世上没有十项全能的孩子,是龙是虫全看他(她)的本事。老话说得好“玉不雕不成器,树不修不成材”,每个孩子的成长中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身为父母,必须理性地包容并接纳自家孩子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指责,心平气和地陪着孩子慢慢长大,和孩子一起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