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篇
注重创新,以更好地“圈粉”
付彪

 

    文物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有效利用,是文物主题游径发挥价值、产生效益的路径。只有在深入挖掘文化遗产多重价值、推进文物活化之时,多措并举,创新丰富游径利用方式,满足游客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才能不断提升文化遗产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以游客需求为导向,推进文物主题游径形式创新。满足游客需求,是激发文物主题游的内在动力。比如,依托文物主题游径推出“访文物知家乡”“触摸身边的历史”“文物打卡”“古迹寻根”等研学活动;设计徒步、骑行、自驾、露营等游览方式;开展文艺演出、非遗展示、民俗展演、体育赛事等特色活动……据报道,广州前不久发布了5条精品文物主题游径,包括中国民主革命策源地游径、古都名城考古游径、海上丝绸之路游径、老城市新活力游径、传统美食文化游径。这些游径形式就比较新颖、丰富。

    以文旅融合为牵引,推进文物主题游径业态创新。文物资源和旅游的融合,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延伸,也是价值辐射的扩大,可以在业态上创新。据报道,天津正在积极推出第二批文物主题游径,不再局限于同一文化业态,而多业态相结合,比如区域性的“滨城游”,把同一地域内的文化、游览、餐饮、娱乐等结合起来,让游客在有限时间内,全方位领略津城魅力。这启示我们,实践中应坚持以“文物+旅游”为方向,创新发展“文物+特色街区”“文物+特色小镇”“文物+特色民宿”“文物+传统技艺体验”等新业态,不断丰富游径的利用方式。

    以游客体验为重心,推进文物主题游径技术创新。近年来,各地文化场馆着眼于优化游客体验,通过虚拟现实、三维全景、AR等技术赋能,让文物“活”起来,带动了游客强烈的参与感和互动感,增强了他们对历史文物的深刻记忆。文物主题游也应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游径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为游客提供可视化互动展示、沉浸式体验,以内容生动、形式活泼的呈现方式,增强文物主题游径的知识性、故事性、趣味性和启发性,努力实现人文游径、智慧游径、快乐游径。

    以地域文化为载体,推进文物主题游径传播创新。央视文物节目《如果国宝会说话》,根据每个文物的特点,创新文物传播方式,颠覆了人们对文博类纪录片的固有印象。2016年,成都博物馆新馆在正式向公众开放后,将馆内的国宝级文物石犀牛与经穴髹漆人像做成动画短片,把专业生僻的学术介绍文字转换成幽默的旁白和“萌萌哒”的漫画,“高冷”的文物一下子变得活泼起来。通过移动互联网的传播,一时间,成都博物馆“圈粉”无数。所以,文物主题游径建设、开展文物主题游,必须注重传播创新,这样才能实现“圈粉”目的。

 

当前:B4版(2023年06月07日) 上一版 下一版